2015年35卷4期

显示方式:          |     

蘑菇渣污泥混合基质理化性质及其对女贞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胡晓丽, 杨小莉, 吴宝山, 连喜娟
2015, 35(4): 1-6.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4.001
[摘要](785) [PDF 960KB](3)
摘要:
以蘑菇渣和污泥作为主要原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2种女贞的容器苗进行蘑菇渣和城市污泥发酵基质不同配比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基质的总孔隙、通气孔隙和大小孔隙比主要受污泥添加量的影响,污泥含量越高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和大小孔隙比越低,基质配比的pH受蘑菇渣和污泥含量影响较大;基质配比为6∶4和5∶5的处理能显著提高金叶女贞和金森女贞容器苗的成活率和高生长,说明该基质配方可作为女贞容器苗生产的推广配方。
氮磷配施对青冈、苦槠幼苗生物量分配及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尹意婷, 白尚斌, 程艳艳, 王楠, 周沁萍, 潘丽思, 黄梦迪
2015, 35(4): 7-13.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4.002
[摘要](620) [PDF 1166KB](2)
摘要:
为了解N、P配施对常绿阔叶树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磷施量对青冈、苦槠幼苗叶片养分含量及幼苗根、茎、叶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施磷均能增加两树种幼苗叶片的氮含量;施磷能增加幼苗叶片磷含量,而高浓度施氮会降低叶片磷含量;低浓度施氮及施磷均可减缓青冈生长过程中叶片磷含量的下降;施氮、磷对青冈幼苗叶片碳含量表现出促进作用,而对苦槠幼苗叶片碳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施氮后青冈幼苗生物量分配表现为根>叶>枝,施磷后则为根>枝>叶;而施氮、磷后苦槠幼苗生物量分配格局均为根>枝>叶。青冈和苦槠幼苗期对氮、磷肥的供应较为敏感,适当施加氮、磷肥有利于其幼苗的生长。
水分胁迫对香樟和黑壳楠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丁琼, 张佑麟, 刘刚, 徐振东, 费永俊
2015, 35(4): 14-2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4.003
[摘要](646) [PDF 1384KB](5)
摘要:
测定2年生香樟和黑壳楠实生苗在不同水分环境下的光合指标变化,分析其光合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淹水和干旱胁迫下,黑壳楠和香樟幼苗的叶绿素(Chl)、净光合速率(Pn)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蒸腾速率(Tr)随胁迫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气孔导度(Gs)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且在胁迫后期气孔导度的增幅较大。与香樟相比,黑壳楠对水淹和干旱胁迫的反应更灵敏,且耐受时间更持久,表现出较强的耐涝性和抗旱性。
盐胁迫对白桦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徐焕文, 刘宇, 姜静, 刘桂丰
2015, 35(4): 21-26.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4.004
[摘要](641) [PDF 1339KB](1)
摘要:
通过对白桦在盐胁迫下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进行测定,研究其耐盐能力,为在白桦中筛选耐盐家系提供依据。以6个半同胞家系的桦树为试验材料,采用04% NaCl漫灌的方法,每3d胁迫1次,研究盐胁迫下白桦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叶绿素相对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净光合速率则为下降的趋势,其有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2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家系的叶片荧光参数Fv/Fm随胁迫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φPSⅡ和qP均为下降的趋势,qN保持不变或波动较大。根据盐胁迫试验得出结论,MP1和MP2家系的叶绿素相对含量高且变化幅度小,净光合速率、Fv/Fm、PSⅡ和qP降低幅度小,qN保持稳定,因此,MP1和MP2为耐盐性强的家系。
2个日本晚樱品种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
张灵灵, 蒋细旺
2015, 35(4): 27-32.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4.005
[摘要](582) [PDF 15086KB](1)
摘要:
以日本晚樱‘杨贵妃’和日本晚樱‘醉红’带芽茎段为试验材料,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和培养基对晚樱启动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MS+6-BA 10 mg/L+ NAA 01 mg/L最适合2个品种的启动培养,‘杨贵妃’的腋芽萌发率为73%,‘醉红’的腋芽萌发率为80%。WPM+KT 10 mg/L+IBA 01 mg/L适于2个品种的增殖培养。芽先在含生长素的生根培养基1/2 WPM+IBA 10 mg/L+NAA 05 mg/L中培养4 d后,再将其转接到无生长调节剂培养基的1/2生长调节剂WPM中培养24d,生根率达933%(‘醉红’)和900%(‘杨贵妃’)。生根苗移栽至V(蛭石)∶V(珍珠岩)∶V(泥炭土)=1∶1∶1的基质中培养,炼苗30 d后,成活率达80%以上。
枫香半同胞家系子代遗传变异与优良家系选择研究
王俊青, 赵天宇, 谷凤平, 刘同, 冷英, 敖书飞, 王文武
2015, 35(4): 33-38.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4.006
[摘要](728) [PDF 878KB](2)
摘要:
以全国19个枫香种源的125个半同胞家系子代试验林为研究材料,按二级裂区试验设计,分析其6年生时的生长性状差异和遗传变异特征,并进行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枫香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最高达4004%,其胸径、材积、树高、冠幅生长性状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且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性状之间的正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表明枫香各家系具有选育潜力。家系遗传力比单株遗传力高,胸径、树高、材积家系遗传力受中度遗传控制;胸径、树高、材积之间遗传相关系数、表型相关系数较高,相关系数均在07以上。以材积为主,以胸径和树高为辅,在125个家系中初选51个家系,其中精英家系3个,优良家系4个,良好家系44个,表现最好的家系编号为松滋09,胸径、材积、树高的平均值为585cm、000711m3、490m,遗传增益分别为2052%、6570%、1488%。
煤矸石淋滤液对小麦种子及幼苗的生态毒性研究
李云玲, 侯沁文, 任嘉红
2015, 35(4): 39-45.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4.007
[摘要](542) [PDF 1482KB](1)
摘要:
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提供的小麦品种长麦6135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方法和柱状淋溶装置,模拟大气降水,用5个不同浓度的煤矸石淋滤液处理小麦种子,分析其对小麦发芽势、发芽率、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矸石淋滤液对小麦种子的发芽有一定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显著,煤矸石淋滤液浓度为7208 mg/L时小麦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最低,分别为656%、690%。煤矸石淋滤液浓度为3245~7208 mg/L时,小麦芽长与苗高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当浓度为4515~7208 mg/L时,小麦苗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叶绿素含量与煤矸石淋滤液浓度呈线性负相关。不同煤矸石淋滤液浓度的小麦幼苗POD活性差异性显著,而SOD和CAT活性差异性极显著;不同部位的POD和SOD活性差异极显著;不同时间POD和CAT活性差异极显著。因此,煤矸石淋滤液对小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生态毒性。
不同林龄无患子人工林枯落物的持水性
刘成功, 万志兵, 李燕, 戴淑娟, 姜航, 王立超, 徐胜林
2015, 35(4): 46-52.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4.008
[摘要](582) [PDF 1237KB](1)
摘要:
采用枯落物林地调查和浸泡实验法,研究黄山地区不同林龄无患子人工林枯落物层的水文效应,建立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吸水速率和浸水时间之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同一人工林内3个龄级无患子林分枯落物持水特性差异显著,龄级与持水特性间呈多项式回归,第Ⅰ龄级林分枯落物的持水性能最佳,其自然持水量、自然持水率、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最大净持水量均最大;不同龄级林分枯落物的吸水量与浸水时间呈现对数函数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124~09194,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表现为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860~09875;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其吸水速率越来越低,浸水1h时吸水速率最大,达19525g/h,浸水2h后吸水速率降为10981g/h,浸水20h后吸水速率降为零。
红锥生长过程中心材变化特征研究
蒋燚, 王勇, 刘晓蔚, 韦铄星, 刘雄盛
2015, 35(4): 53-57.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4.009
[摘要](570) [PDF 1639KB](2)
摘要:
以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老虎岭试验林的28年生红锥单木为研究对象,进行心材变化特征分析,用回归方程对心材与边材关系进行拟合,定量研究心材形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红锥心材初始年龄为717a,当树干心材出现之后,心材平均合成速率为072轮/a;红锥心材直径生长和断面去皮直径生长拟合的线性关系比采用年轮数效果更好,回归方程为y=10219 x-81766,R2=0978,红锥干材去皮直径为800cm,是心材开始形成的阈值,去皮直径每增加100cm,心材直径增加102cm,心材的圆满度随直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红锥心材沿树高变化表现为心材形成时间和大小,与树高生长呈相反趋势,心材、边材比例随红锥生长而减弱。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罗浮栲生长过程研究
吴春生, 舒春节, 刘苑秋, 魏晓华, 莫其峰
2015, 35(4): 58-61.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4.010
[摘要](668) [PDF 1442KB](1)
摘要:
以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罗浮栲为研究对象,利用典型样地选择、每木检尺及树干解析等方法,对罗浮栲的生长过程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罗浮栲胸径连年生长量为0~10、30~40 a,胸径生长迅速,连年生长量高峰达0585 cm,60 a胸径达到272cm;罗浮栲高生长量在30 a达到980 m,成为优势木;罗浮栲材积生长量在0~20 a生长缓慢,20~60 a一直处于快速生长阶段,连年生长量60 a达到00226 m3;罗浮栲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曲线没有相交,说明罗浮栲到60 a还未达到数量成熟龄。罗浮栲的生长发育分3个时期,0~20 a为幼龄期,20~50 a为速生期,50~60 a为壮龄期。
广州市森林生物量及碳储量评估
刘萍, 邓鉴峰, 魏安世, 徐正春, 梁璇, 徐松浚
2015, 35(4): 62-65.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4.011
[摘要](758) [PDF 860KB](12)
摘要:
基于广州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广东主要树种的木材密度和碳密度数据,采用IPCC方法对广州市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广州市林业用地中森林生物量为1 61053×104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5482 t/hm2,乔木林生物量为6094 t/hm2,乔木林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8428%;广州市林业用地中森林碳储量为79260×104t,乔木林碳储量占8563%;单位面积森林碳储量为2698 t/hm2,乔木林生物量为3047 t/hm2。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主要依赖于森林蓄积量,因此,选择蓄积量大的树种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是提高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以及城市森林功能的重要途径。
云南南滚河自然保护区蝉次目昆虫记述
张新民, 徐正会, 李春良
2015, 35(4): 66-74.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4.012
[摘要](633) [PDF 912KB](3)
摘要:
为揭示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昆虫物种多样性,采用网捕法和灯诱法对该保护区蝉类昆虫进行调查和采集,依据形态特征将采集到的昆虫标本进行分类鉴定,记述各种引证和地理分布信息及分种检索表。结果表明,该保护区蝉类昆虫隶属于7科,8亚科,22属,共计29种,其中叶蝉为优势种群,有16属,22种,二者分别占总记述的72.7%、75.8%;新增云南新记录种7种,分别为:龙眼鸡(Lanternaria candelaria (Linnaeus))、柿广翅蜡蝉(Ricania sublimbata Jacobi)、龟纹圆瓢蜡蝉(Gergithus tesselatus Matsumera)、黄面横脊叶蝉(Evacanthus interruptus (Linnaeus))、二刺丽叶蝉(Calodia obliquasimilaris Zhang)、红翅凹大叶蝉 (Bothrogonia scarlatina Cai & He)、红色凸冠叶蝉(Convexana rufa Li)。
大果紫檀和奥氏黄檀乙醇低毒微损鉴别
张洁, 夏兆鹏, 袁鹏飞, 李君
2015, 35(4): 75-8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4.013
[摘要](633) [PDF 1442KB](2)
摘要:
用丙酮、二氯甲烷、苯、苯醇、乙醇等5种溶剂对大果紫檀和奥氏黄檀进行GC-MS抽提试验,并对抽提液的总离子流图进行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二氯甲烷和苯的抽提得率最低,乙醇、苯醇和丙酮的抽提结果理想;同种木材不同溶剂抽提液的总离子流图相似性较高,但不同树种间的差异性较大,可利用相关系数进行木材识别和鉴定。综合考虑溶剂的毒性和使用成本等因素,乙醇更适用于红木的快速低毒微损识别。
纳米氧化锌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的抗老化性能
李肖肖, 周志芳, 杨兆哲, 许民
2015, 35(4): 81-85.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4.014
[摘要](549) [PDF 2342KB](1)
摘要:
通过不同时间紫外老化处理纳米氧化锌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分析老化前后试样颜色和弯曲强度的变化,结合SEM和FTIR探讨复合材料的老化机制,分析不同含量纳米氧化锌对木塑复合材料抗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老化处理后复合材料表面颜色发生变化,添加纳米氧化锌后能够改善颜色变化;老化1500h后空白试样的弯曲强度下降1908%,添加1%、2%、3%、4%、5%的试样的弯曲强度分别下降1504%、1360%、1371%、1200%、1409%;通过SEM观察老化处理后复合材料发现其表面出现裂纹,FTIR分析得出老化后复合材料表面发生氧化。
地构叶和广东地构叶基因组大小测定
张雪娟, 周知里, 朱仁斌, 巨苗苗, 何承忠, 田斌
2015, 35(4): 86-9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4.015
[摘要](725) [PDF 1060KB](3)
摘要:
以水稻为外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种地构叶属植物地构叶和广东地构叶的基因组大小。结果表明:地构叶的基因组大小(2C DNA含量)平均为(081±002)pg,广东地构叶的基因组大小(2C DNA含量)平均为(085±002) pg。
不同种源巨桉幼林生长性状变异和早期评价
刘德浩, 张卫华, 张方秋, 潘文, 徐斌, 朱报著, 王裕霞
2015, 35(4): 91-94.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4.016
[摘要](683) [PDF 867KB](3)
摘要:
在广东省大南山林场对20个种源的澳大利亚巨桉进行优良种源选择试验,2012年对其35年生树高和胸径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差异极显著,胸径、树高、材积三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胸径、材积与经度、纬度、海拔存在负相关;生长量最大的种源是18696种源,其胸径、树高、材积平均值分别为77233cm、67500m、00204m3,分别是种源总体均值的10266%、10466%、10811%,变异系数达到3158%、2648%、7263%。通过综合权重法评选出4个巨桉优良种源,分别为18696(昆士兰)、20917(新南威尔士)、16892(昆士兰)和20668(昆士兰)号种源。
不同油茶新种质产量差异研究
陈隆升, 陈永忠, 王瑞, 彭映赫, 彭邵锋, 王湘南, 唐炜
2015, 35(4): 95-98.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4.017
[摘要](756) [PDF 862KB](2)
摘要:
以杂交育种获得的38份种质为材料,以当年春梢作为穗条,采用随机区组高接换冠试验,研究不同种质间自然座果率、单株产果量、鲜果含油率、单株产油量的差异。结果表明:38个种质间的自然座果率、单株产果量、鲜果含油率,单株产油量差异极显著。以单株产油量为指标,初步筛选出高产新种质8份,其年平均产油量为06 kg/株以上。其中以C18单株产油量最高,为111 kg;C16、C38单株产油量也较高,分别为102 kg、093 kg。
森林自然度评价研究
刘宪钊, 马帅, 陆元昌
2015, 35(4): 99-105.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4.018
[摘要](874) [PDF 974KB](5)
摘要:
森林自然度作为森林功能区划和群落生境制图的参考指标,在近自然森林经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综述国内外有关森林自然度评价的研究进展,从自然度的概念出发,在评价层次、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对自然度评价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森林的演替理论为基础,从时间尺度、空间分布格局和干扰程度3方面分析不同森林群落的自然度,将定性化的分类体系和定量化的指标分级相结合,提出适用于生态学和经营学的森林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以期为森林经营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森林雾水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王卓娟, 宋维峰, 张小娟
2015, 35(4): 106-11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4.019
[摘要](529) [PDF 876KB](3)
摘要:
雾水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水平降水的重要组成之一,利用灵敏度高且可定量化测定的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雾水在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中的作用,是目前森林水文研究的热点。从林冠截留雾水、森林对雾水的利用情况以及雾水对森林土壤水、地下水的补给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运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多雾山地生态系统和海滨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生态水文效应提供参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ISSN 2095-1914

CN 53-1218/S

Copyright © 2009《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滇ICP备10002112号-2

地址:云南昆明市白龙寺300号西南林业大学129信箱 邮编:650233

电话:0871-63863029/63862787 E-mail: swfcbjb@vip.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 技术支持:info@rhhz.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