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0卷2期

栏目

显示方式:          |     

论文
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 为云南绿色经济强省建功立业
刘惠民
2000, 20(2): 63-66.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0.02.001
[摘要](660) [PDF 138KB](1)
摘要: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现代化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委省政府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云南实际也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目标,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一所林业院校,我们不仅要在知识上支持,技术上支持,产品上支持,更要在人才上支持,观念上支持.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除了要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来人才参加西部地区的建设外,更主要的是要靠西部地区自身的力量,来培养西部大开发所需的大量人才.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系统不乏名校和学者名流,虽然与东部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受到区位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西部的开发不可能依赖于东部以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人才.还必须立足西部地区自身的教育体系,由于西部地区教育基础薄弱,西部地区人员的整体素质比不上东部及沿海地区.为了加速人才的培养,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教育改革.
元谋干热河谷赤桉林生长规律研究
王克勤, 起家聪
2000, 20(2): 67-73.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0.02.002
[摘要](539) [PDF 278KB](1)
摘要:
对3333株/hm2(1m×3m),5000株/hm2(1m×2m)和10000株/hm2(1m×1m) 3种不同密度的赤桉林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较大程度地制约着林木的生长,密度较小的林分生长状况较为良好,单位面积蓄积量、树高、胸径和叶面积均居首位;而密度> 5000株/hm2的林分生长状况很差.从小到大3种密度的林分蓄积量分别为80.653m3 hm2,55.927m3 hm2和44.541m3 hm2.单株林木生长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胸径分别为8.68cm,4.80cm和3.97cm,树高分别为9.46m,9.07m和7.22m.因此,干热河谷区的赤桉造林密度不应> 3333株/hm2.
思茅松标准树高曲线的研究
胥辉, 全宏波, 王斌
2000, 20(2): 74-77.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0.02.003
[摘要](589) [PDF 169KB](3)
摘要:
H=1.3+aD/(b+D)为基础,将模型中引入优势木的树高,建立思茅松天然次生林标准树高曲线H=1.3+(a0+a1Hd)D/(b+D),该式能拓宽树高曲线的应用范围,受不同立地条件的影响小,能正确反映不同立地条件下树高随胸径的变化规律,应用方便,同时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意义,即:胸径D1.3=0时,树高H=1.3.
元谋干热河谷引种造林试验及树种选择研究
周蛟, 马焕成, 胥辉
2000, 20(2): 78-84.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0.02.004
[摘要](587) [PDF 262KB](4)
摘要:
在较典型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龙川江河谷引进赤桉、柠檬桉、窿缘桉、大叶相思、马占相思、厚荚相思、肯氏相思、台湾相思、绢毛相思、银合欢、苏门答腊金合欢等树种,以本地的山合欢、山黄麻作对照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赤桉、厚荚相思、柠檬桉、窿缘桉、肯氏相思、大叶相思等都比山合欢长势好.用定量的标准(生长量的数量指标)选择造林树种,选出的树种较符合元谋的实际,在元谋生长良好,选择方法简单,且精度高,可供应用.
桉树黑荆树种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胡慧蓉, 杨超本, 郭勇
2000, 20(2): 85-89.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0.02.005
[摘要](639) [PDF 191KB](2)
摘要:
双柏、金殿两实验地3年定点定位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滇中地区种植桉树、黑荆树及其混交林均可加快土壤发育,减缓土壤淋溶,改善土壤容重、孔隙度,增加土壤贮水量,且以桉树作用明显.在滇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种植桉树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促进林业发展.
城市绿化树种配置辅助软件的研究Ⅱ.软件设计及功能概述
蓝增全, 杨晓峰
2000, 20(2): 90-93.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0.02.006
[摘要](649) [PDF 162KB](1)
摘要:
城市绿化树种配置辅助软件是计算机技术在城市林业中应用的尝试.文中介绍了软件开发过程、设计思想及实现的功能.
云南华山松人工林衰退现象研究
盛世法, 余丽云, 伍建榕, 舒清态
2000, 20(2): 94-99.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0.02.007
[摘要](625) [PDF 248KB](1)
摘要:
云南华山松人工纯林存在衰退现象和衰退病,其发生和表现与国外其它针、阔叶树衰退病研究结果的报道基本吻合.首先是衰退华山松生长量持续降低,其径粗和高生长量低于正常平均数的12或23以下;衰退症状表现为针叶失绿、发黄或枯黄脱落,枝叶稀疏、枝梢枯死,长势衰弱,树冠变形、变小、干形差、树皮粗糙甚至开裂脱落,球果发育不全,结果量产籽量减少等;多伴有各种病虫害的发生.重要的真菌病害有华山松疱锈病(Cronartium ribicola Fischer),华山松腐烂病(Cytospora pini Desm.),煤污病(Capnodium sp.)等.重要的次期性蛀干害虫有纵坑切梢小蠹(Blastophagus piniperda Linnaus),华山松梢小蠹(Cryphalus lipingensis Tsai et Li).对于"森林衰退"应泛指森林群体(林分)表现出明显衰退的症状.而"衰退病"则是个体的林木呈现的衰退病病害症状和反应,正如同其它植物病害一样有各自的不同症状反应.
云南境内5种象虫幼虫和蛹的形态描述
司徒英贤, 艾永华, 冯士明
2000, 20(2): 100-106.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0.02.008
[摘要](550) [PDF 287KB](1)
摘要:
分别描述了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 Langor, Situ et Zhang),多瘤雪片象(Niphades verrucosus Voss),粗刻点木蠹象(Pissodes punctatus Langor, Situ et Zhang);果核芒果象(Sternochetus olivieri Faust)和果肉芒果象(Sternochetus frigidus Faust)等5种象虫的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并配备插图和说明,幼虫主要特征包括头部正面观、内唇、上颚、下颚、第Ⅵ腹节、气门;蛹体正面观,背面观,臀板和臀棘.列出了幼虫检索表,并报道了5种象虫的生活习性.
用通径系数法分析苹果腐烂病的越冬场所和造成的产量损失
熊智
2000, 20(2): 107-11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0.02.009
[摘要](592) [PDF 164KB](1)
摘要:
用通径系数法对苹果腐烂病的越冬场所及产量损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苹果腐烂病越冬场所主要是上年未经刮治的病斑,其次为上年发病经刮治处理再度扩展的病斑,地表病残枝上的病原对越冬后的侵染也起间接作用.产量损失由两部分造成,果枝发病直接损失占71.96%,另一部分为主干发病加重果枝病情而影响产量.
云南绿色经济初探
周远, 杨宇明, 彭友贵
2000, 20(2): 111-116.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0.02.010
[摘要](574) [PDF 229KB](1)
摘要:
通过对绿色经济必要性的分析,提出绿色经济是云南发展的最优选择,在对云南发展绿色经济优势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将云南森林资源产业当作云南绿色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建设.
翘鳞肉齿菌粗多糖提取和抗肿瘤试验研究
冯颖, 赵丽芳, 陈晓鸣, 周德群, 惠雅玲
2000, 20(2): 117-12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0.02.011
[摘要](712) [PDF 164KB](1)
摘要:
翘鳞肉齿菌[Sarcodon imbricatus(L.ex Fr.)Karst.]是肉齿菌科的一种野生食用菌.翘鳞肉齿菌子实体粉经热水浸提和醇析,得到棕褐色块状粗多糖,粗多糖注入或口服给接种有小鼠肉瘤180(Sl80)和小鼠胰腺癌(MPC)的昆明种小白鼠进行抗肿瘤试验,结果表明:翘鳞肉齿菌粗多糖对S180有显著的抑瘤效应,其中50mg/kg剂量组,抑瘤率达45%,抑瘤效应不与剂量成正比.粗多糖对MPC无明显抑瘤效应.
综述
森林衰退病研究概述
伍建榕, 盛世法
2000, 20(2): 121-126.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0.02.012
[摘要](658) [PDF 246KB](3)
摘要:
森林衰退病(Forestdecline)是指由一系列按特定顺序出现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导致树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著下降,最终导致死亡的一类病害.衰退的症状包括生长速度慢,叶稀疏、小型及扭曲,经常有缺绿的现象,叶缘变褐色,叶片过早变黄,过早脱落,直至死亡.衰退病的起因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研究中存在着把各因素过分简单化的现象.森林衰退病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找出主导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ISSN 2095-1914

CN 53-1218/S

Copyright © 2009《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滇ICP备10002112号-2

地址:云南昆明市白龙寺300号西南林业大学129信箱 邮编:650233

电话:0871-63863029/63862787 E-mail: swfcbjb@vip.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 技术支持:info@rhhz.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