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2卷3期

显示方式:          |     

叶籽银杏发端期分泌腔发育过程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黄岩, 邢世岩
2012, 32(3): 1-6.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01
[摘要](677) [PDF 8811KB](1)
摘要:
以普通银杏为对照,通过树脂半薄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叶籽银杏胚珠分泌腔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叶籽银杏胚珠具有发达的分泌结构,2种银杏分泌腔在发育中均表现出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特征。其表现为:随着胞间隙的形成,细胞壁先解体,之后中央分泌细胞解体,随后其相邻的细胞降解,分泌泡被临近的细胞吞噬,无炎症反应,表明是自体吞噬的作用,最终形成分泌腔。二者的分泌腔均属于裂溶生型分泌腔。
妙峰山玫瑰嫁接苗与自根苗生理生化指标比较
贺淑霞, 孙长忠, 辛学兵, 周彬, 康磊, 赵明扬, 孙敬爽
2012, 32(3): 7-11.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02
[摘要](720) [PDF 1490KB](3)
摘要:
以日本无刺蔷薇(A)、美国多花无刺蔷薇(B)、美国M1号(C)为砧木嫁接妙峰山玫瑰(D),通过大棚盆栽对比试验研究妙峰山玫瑰嫁接苗与自根苗的光合特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嫁接苗与自根苗的净光合速率(Pn) 日变化规律相似, 均呈单峰曲线, 峰值出现在11:00—14:00,其中B+D的Pn最高,D最低; 由综合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指标可以看出,4种苗木的光合性能,以B+D最优,A+D最弱;C+D叶片光合色素各项指标的测定值最低,D最高;嫁接苗的保护酶活性略高于自根苗,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是自根苗较高。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促进效应
王齐, 师春娟, 周德全, 刘英杰, 王博轶, 孙吉雄
2012, 32(3): 12-16.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03
[摘要](706) [PDF 1499KB](2)
摘要:
用田间采样及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短期和长期中水和清水灌溉下3种常见绿地植物根系层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金叶假连翘和黄金榕的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但真菌在短期清水灌溉下20~40cm土层中数量分布最多;台湾草的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在各土层间的数量分布与金叶假连翘和黄金榕相似,放线菌在20~40cm土层数量分布最多;与清水灌溉相比,3种植物在短期中水灌溉下,其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0~20cm土层差异显著,20~40、40~60cm土层中的数量分布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
钙对低温胁迫下麻疯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涂志华, 赫春长, 林爱玉, 荣俊冬, 陈礼光, 郑郁善
2012, 32(3): 17-20.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04
[摘要](650) [PDF 1050KB](2)
摘要:
用不同浓度CaCl2溶液浸种,分析其对4℃低温下麻疯树种子萌发特性及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mmol/L CaCl2溶液处理的种子相对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其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率均较高,同时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又较低。说明适量浓度的Ca2+处理能促进低温胁迫下麻疯树种子的萌发,且有利于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贵州野生山桐子种群年龄结构及其动态特性
谢双喜吴志文
2012, 32(3): 21-25.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05
[摘要](615) [PDF 1140KB](1)
摘要:
用径级代替年龄级的方法,对山桐子自然种群结构、生命表和生存函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桐子的自然种群结构大体呈“金字塔”形,在天然群落中,山桐子从幼苗期到幼树期要经过以光照为主导的环境筛的选择。种群动态量化分析发现,山桐子种群结构虽然有波动,但仍然为一个增长型的种群,其种群呈现大周期内有小周期的多谐波迭加的数量波动特征,其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曲线。
邓恩桉优株在闽北适应性种植决策探讨
郭祥泉, 陈慈禄, 洪伟, 郭祥堆
2012, 32(3): 26-30.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06
[摘要](716) [PDF 984KB](1)
摘要:
依据闽北建阳市1971—2005年的极端低温资料,构建极值分布数学预测模型,预测邓恩桉引种栽植区5a、5~10a和10a间隔期可能出现的极端临界低温,预测结果分别是,-747℃、-747~-850℃和-868℃,用电导率确定邓恩桉不同优株的半致死温度;利用“极端环境反应法”,分别对不同优良个体适宜栽植区进行栽植决策,提出以10a间隔期进行预测决策比较合理适用。
福建含笑和杉木纯林及混交林中龄期生物量研究
黄兴亮
2012, 32(3): 31-35.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07
[摘要](610) [PDF 1376KB](4)
摘要:
为了解福建含笑和杉木混交对其中龄期生长量、生物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对福建省建瓯市中龄期福建含笑和杉木纯林及混交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含笑和杉木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了23%、29%和85%;混交林土壤肥力各指标较各树种纯林均有所提高;各林分总生物量以混交林为最高,其排序为:混交林(12113t/hm2)>杉木纯林(10727t/hm2)>福建含笑纯林(8450t/hm2)。
无瓣海桑人工林树冠生长特性分析
周元满, 王平, 林飞勇, 徐正春
2012, 32(3): 36-39.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08
[摘要](695) [PDF 1006KB](2)
摘要:
通过对雷州半岛无瓣海桑人工林树冠生长及林木分级进行分析,提出冠长、冠积等生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无瓣海桑各分级木的冠幅差距趋于减小;冠长率的变化总体上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各分级木之间冠长率的差异趋于变大;不同密度无瓣海桑林分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的平均冠积分别达58500、32597、19214m3,各分级木平均冠积的差异随密度增加而减小;无瓣海桑具有一级分枝高度较低的特点,60%以上的无瓣海桑其枝下高<1m。
滇西北兰科植物海拔分布格局
刘洋, 杜凡, 李瑞年, 李云琴, 刘娟
2012, 32(3): 40-46.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09
[摘要](714) [PDF 1063KB](4)
摘要:
根据实际调查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滇西北兰科植物409种,其分布的海拔范围为650~4700m;并按400m划分海拔段,共9个梯度,分析其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滇西北兰科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呈“中间膨胀型”或“单峰型”,随着海拔升高,各海拔段兰科植物的数量依次为92、167、194、223、192、159、129、58、32种,其中1051~3000m海拔范围的物种多样性较高;相邻海拔段兰科植物种类相似性系数较高,海拔段相隔越远,相似性系数越小;生活型以地生兰为主,1051~1450m海拔段附生兰种类较为丰富,1851~3450m海拔段地生兰种类较为丰富,各海拔段腐生兰种类较少;1851~2250m海拔段区系成分最多,物种数为223种,占该区域兰科植物总数的5452%;该区域的区系平衡点在海拔2115m左右,生活型平衡点在海拔2050m左右。
蜜环菌与菌材不同组合对昭通乌天麻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彭述敏, 陈玉惠, 敖新宇
2012, 32(3): 47-50.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10
[摘要](729) [PDF 1970KB](2)
摘要:
蜜环菌-菌材的适宜组合是保证昭通乌天麻高产的关键,为获得优质高产的“菌-材”天麻栽培组合,选取1株萌发菌、2种菌材、7株昭通本地蜜环菌和1株外地蜜环菌与乌天麻进行组合栽培,测定天麻种子的萌发状况及产量与数量。结果显示:天麻种子的萌发效果不仅与萌发菌有关,还与蜜环菌有关,与SNA04菌株组合时萌发率最高。除“菌材Ⅱ-SNA11”组合外,其余组合中,菌材Ⅱ(西南桦)发菌拌栽天麻的效果明显好于菌材Ⅰ(十齿花)。
蓖麻LPAAT基因序列的SNPs及与油脂的相关性
徐宸敏, 刘小烛, 刘爱忠
2012, 32(3): 51-54.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11
[摘要](710) [PDF 1034KB](2)
摘要:
LPAAT对蓖麻储存油脂(triacylglycerols, TAG)的合成调控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研究蓖麻LPAAT的多态性,参考GenBank中编码蓖麻LPAAT的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对来自32个不同地区蓖麻种质的LPAAT进行测序,获得长约804bp的基因组序列。多态分析表明:在804bp的区间内共发现2个SNP和3个InDel, SNP频率为1/161bp,多样性指数Pi为000067。在外显子区域,有1个SNP和2个InDel,其中2个为同义突变,1个为错意突变。结果表明,基因LPAAT的exon10与种子油脂含量有明显相关性。
用林分生长模型更新小班主要调查因子的方法研究
潘建勇, 邹奕巧, 葛宏立, 王小彩
2012, 32(3): 55-59.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12
[摘要](678) [PDF 1077KB](2)
摘要:
小班的单位面积株数、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平均年龄、单位面积蓄积等是森林小班最基本的特征数据,是森林资源小班调查的主要因子。以复位固定样地数据为基础,建立林分生长模型系统,包括单木材积模型、株数模型和进界模型等,并将该模型系统用于浙江省林业重点县仙居县的小班数据更新,结果较好。
基于CBERS-02卫星数据的山核桃种植面积提取研究
杨争, 丁丽霞, 许明, 于龙
2012, 32(3): 60-63.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13
[摘要](648) [PDF 2470KB](1)
摘要:
利用冬夏2个不同时相的CBERS-02卫星数据与实地调查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浙江临安市的山核桃空间分布及种植面积信息。结果表明:山核桃面积提取总体精度达到8371%,面积为311万hm2,与统计数据相比误差为13%;利用山核桃冬夏2季在图像上的差异特征,采用遥感变化监测方法提取山核桃种植面积是可行的。
遥感图像真彩色融合问题中的彩色约束方程
杨为民, 陈宁
2012, 32(3): 64-68.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14
[摘要](608) [PDF 2783KB](1)
摘要:
根据遥感真彩色融合的物理机制,推导出RGB彩色模型中的约束方程,引入YVC彩色模型,提出不同分辨率遥感图像彩色融合必须满足的独立彩色约束方程,应用一次和二次多项式展开导出相应的近似解。通过进行计算机模拟和遥感实际试验,结果表明,二次多项式近似解可明显改善对道路地物的融合效果。
深圳市蚂蚁物种分布格局研究
王文荣, 张森泉, 徐正会
2012, 32(3): 69-74.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15
[摘要](643) [PDF 1032KB](3)
摘要:
为了揭示红火蚁的入侵状况,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深圳市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合计采集到蚁科昆虫4亚科,18属,35种。在35种蚂蚁中,分布最广泛的物种是红火蚁、沃森大头蚁和长角立毛蚁,在深圳市6个区均有分布。分布于10类生境的物种有红火蚁和长角立毛蚁,其中红火蚁在山区和社区均可大肆入侵并成功定居,但在干扰频繁的生境中不易入侵和定居。在深圳市被调查的9类植被中,红火蚁在环境稳定的灌木林、纯林、混交林、草坪、花丛、草丛中定居良好,而在耕作和经营活动频繁的果园、花木场和菜地中未见分布。
云南林业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
谢彦明, 张晶, 张倩倩
2012, 32(3): 75-79.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16
[摘要](696) [PDF 976KB](1)
摘要:
以云南和全国林业产业产值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支撑,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析云南林业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林业产业的第一层次整体竞争力水平较高,但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竞争力水平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竞争力水平低;第二层次中第一和第二产业内涉林产业结构合理,但第三产业内涉林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和第三产业内主要涉林产业竞争力水平低。
马尾松家系木材管胞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异
谭健晖, 黄永利, 冯源恒, 舒文波, 卢翠香
2012, 32(3): 80-83.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17
[摘要](663) [PDF 972KB](2)
摘要:
利用马尾松初级种子园29个半同胞家系,研究木材管胞的年龄变异。结果表明:马尾松的管胞宽度、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管胞壁厚、壁腔比、柔性系数、刚性系数等7个指标在同年龄早晚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管胞腔直径在不同年龄间差异不显著,在早晚材间差异极显著;管胞形态基本呈现出幼龄材品质优于中龄材,早材优于晚材的规律。用管胞长宽比、壁腔比和柔性系数3个指标评价马尾松的造纸制桨性能,均属优良的制浆用材;胸径年增长量与管胞形态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可作为造纸性能优劣的间接选择指标,尤其适用于大量遗传测定材料中的马尾松桨纸材家系的选择和改良,胸径年增长量越大,管胞的壁腔比越小,柔性系数越大,造纸性能越好;以纸浆性能和木材产量为前提确定马尾松家系的纸浆材合理采伐年龄为第15年。
基于改性工业木质素的环保型纤维板研制工艺
郭文君, 孙晓婷, 彭子东, 詹金龙, 郭明辉
2012, 32(3): 84-87.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18
[摘要](605) [PDF 1247KB](3)
摘要:
以改性工业木质素和木纤维为原料,采用高速混合-平板热压的技术路线,制备环保型纤维板。单因素正交试验分析发现:木铵填料量、板坯含水率、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对材料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优化确定的工艺参数为:氧化改性木质素磺酸铵填料量25%、板坯含水率20%、热压时间7min、热压温度170℃;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达到GB/T 11718—2009《中密度纤维板》的要求。
空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云南松单板表面的处理工艺
张俊, 杜官本, 雷洪, 王洪艳
2012, 32(3): 88-91.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19
[摘要](698) [PDF 3084KB](1)
摘要:
采用空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云南松单板表面,对处理后的单板进行胶合性能及表面性能分析,探讨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单板表面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在1000~4000W范围,随处理功率的增加,单板的胶合强度增大,水接触角减小,表面能增大;在处理功率5000W时,各指标变化趋势相反。当处理次数为1~7次时,随处理次数的增加,单板的胶合强度增大,水接触角减小,表面能增大;在处理9、11次时,各指标变化趋势相反。当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4000W,处理次数为7次时,木材表面改性效果最佳,其胶合强度、水接触角及表面能分别为21MPa、43°、567 MJ/m2。
思茅松树皮原花青素的化学降度提取工艺
李童, 张加研, 秦永剑, 田珩
2012, 32(3): 92-96.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20
[摘要](705) [PDF 1225KB](1)
摘要:
以云南思茅松树皮为原料,以亚硫酸为降度试剂,探讨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降度试剂用量等对思茅松原花青素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降度试剂用量均对花青素提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分析得出最佳降解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00min,料液比1∶10,亚硫酸用量22%,共提取3次;在该提取条件下,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752%,原花青素的平均聚合度为340。
八角开花结果与养分需求特性
黄开顺, 廖健明, 覃毓, 李开祥
2012, 32(3): 97-99.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21
[摘要](597) [PDF 957KB](1)
摘要:
综述了八角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及每年开花结果次数和果熟时间,归纳其主要营养元素在八角叶、花、果等器官中的分布特征及体内养分平衡特征方面的国内研究进展,对八角叶片中各种营养元素的适宜含量进行讨论,认为很有必要从物候动态变化层面进行研究,以期能观测到叶片中各种营养元素含量随物候变化的规律,对八角施肥作业更具有指导意义。
恐龙河自然保护区元江苏铁种群结构
马猛, 杜凡, 李瑞年, 刘娟
2012, 32(3): 100-103.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22
[摘要](677) [PDF 988KB](2)
摘要:
对恐龙河自然保护区礼社江流域元江苏铁的生境、种群结构调查发现:该保护区内元江苏铁分布于礼社江右岸海拔1100~1400m区域,主要生长在河谷季雨林下,阴坡数量较多,占总株数的925%;调查区域元江苏铁种群密度较高,平均11株/100m2;其种群的年龄结构呈金字塔状,Ⅱ龄级苏铁比例最大,占总数的3294%;由于人为采挖,Ⅳ龄级以上的苏铁数量较少,占到总数的2157%。目前,该种群面临的威胁主要是人为采挖和生境破坏等,应加大对元江苏铁野生资源的科学、合理保护。
越冬期人工投食与自然觅食红嘴鸥形态特征比较
韩联宪, 邓章文, 鲁红林, 李晶晶, 程闯, 韩奔
2012, 32(3): 104-106.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23
[摘要](694) [PDF 1016KB](2)
摘要:
2011年1月在滇池海埂大堤捕捉131只取食人工投食的红嘴鸥,对其体重、全长等6项量衡度进行测量,并与20世纪60—80年代采自云南各地的红嘴鸥标本相应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成鸟体重、尾长无显著差异,而全长、翅长、跗蹠长和喙长差异极显著;人工投食的红嘴鸥全长和喙长极显著小于自然觅食的个体,而翅长和跗蹠长则显著大于自然觅食的个体;亚成鸟体重、翅长和跗蹠长两者无显著差异,人工投食的亚成鸟全长、尾长和喙长则极显著小于自然觅食的亚成鸟相应量衡度。
1m3释放舱测量强化地板游离甲醛和TVOC试验
王雨, 沈隽, 朱海欧, 潘燕伟, 沈熙为
2012, 32(3): 107-110.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2.03.024
[摘要](661) [PDF 1045KB](2)
摘要:
选用装修市场中常见的2种强化地板,用1m3小型VOC释放舱、分光光度计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强化地板释放的游离甲醛和TVOC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牌的强化地板游离甲醛和TVOC释放浓度差异较大,其中游离甲醛浓度高于TVOC浓度;经过一段时间的释放,游离甲醛和TVOC浓度均达到一个稳定状态,延长放置时间并不能持续降低游离甲醛和TVOC的释放量。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ISSN 2095-1914

CN 53-1218/S

Copyright © 2009《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滇ICP备10002112号-2

地址:云南昆明市白龙寺300号西南林业大学129信箱 邮编:650233

电话:0871-63863029/63862787 E-mail: swfcbjb@vip.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 技术支持:info@rhhz.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