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6卷3期

显示方式:          |     

热激对多歧苏铁叶绿素含量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郑艳玲, 马焕成
2016, 36(3): 1-6.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01
[摘要](930) [PDF 1376KB](30)
摘要:
为研究多歧苏铁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探索多歧苏铁高温下的生态适应策略,以多歧苏铁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高温 (25、35、45、55℃) 对多歧苏铁叶绿素的含量及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 (a+b) 的含量都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45℃热激后降至最低,55℃热激后又上升;但叶绿素a/b在各处理温度间无显著变化。在25~45℃下,除35℃热激后的 Y(Ⅱ) 显著升高外,Fo、Fm、Fv/Fm、Y(NPQ)、Y(NO)、qP、NPQ、ETRmax、α、Ik均无显著差异;55℃热激后,Ik较25~45℃热激无显著变化,但Fo和Y(NO) 显著提高,其余荧光参数Fm、Fv/Fm、qP、NPQ、ETRmax、α均显著降低。在激发能分配方面,随着温度升高,PSⅡ反应中心吸收光能通过天线热耗散的比例 (D) 呈增加趋势;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 (P) 在35℃时最高,55℃时最低;过剩激发能比例 (E) 在25~45℃时无显著差异,但55℃时显著降低。综上所述,多歧苏铁对高温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在25~45℃下,光合活性并未受到影响,但55℃热激后,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活性降低,光合电子传递过程受抑,出现光抑制。
疑似多倍体小木漆的倍性鉴定
韩国伟, 李旦, 赵月明, 田斌, 和润喜, 欧光龙, 尹五元, 何承忠
2016, 36(3): 7-11.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02
[摘要](839) [PDF 13163KB](2)
摘要:
以云南省昭通市疑似多倍体小木漆为试材,采用二倍体漆树为对照,通过叶片下表皮气孔观察、流式细胞仪倍性分析、基因组大小测定3种方法对其倍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疑似多倍体小木漆气孔密度为二倍体漆树的052倍,气孔长度为二倍体漆树的138倍,保卫细胞内叶绿体的个数为二倍体漆树的173倍。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疑似多倍体小木漆体细胞倍性为二倍体漆树的15倍,其基因组大小 (2C DNA含量) 平均为 (122 ± 0. 06)pg,而二倍体漆树的基因组大小 (2C DNA含量) 平均为 (096 ± 004)pg,基因组大小之比为127∶1。综上所述,采集的疑似多倍体小木漆为天然三倍体漆树。
土壤持续干旱对白杨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
陆燕元, 刘蔚漪
2016, 36(3): 12-17.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03
[摘要](735) [PDF 1585KB](2)
摘要:
以3—4月龄的白杨幼苗作为材料,采取土壤逐渐干旱的方法进行控水试验,对白杨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 (RWC)、茎干木质部水势 (ψxp)、荧光参数、气体交换、叶面积等指标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初期,白杨幼苗叶片RWC和ψxp均已显著下降,至阶段2 (几乎所有叶片都萎蔫),RWC和ψxp均几乎降至最低值,继续干旱,这些值变化不明显。所有叶片枯死后继续停止浇水1个月后进行复水,从老叶脱落的位置又长出新叶,新叶的RWC和ψxp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但Pn和gs增幅不显著。植株受到严重干旱胁迫伤害之后,叶片净光合速率 (Pn) 及气孔导度 (gs) 降幅显著,且复水后叶片光合系统的修复比较缓慢,有的甚至是不可逆的伤害。白杨幼苗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比较稳定,受干旱胁迫的影响较小。
干旱胁迫对云南松苗木生理特征的影响
孙琪, 蔡年辉, 陈诗, 王大玮, 段安安, 许玉兰
2016, 36(3): 18-22.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04
[摘要](843) [PDF 1255KB](11)
摘要:
对云南松苗木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探讨不同干旱胁迫天数对云南松苗木渗透调节物质与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云南松苗木质膜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变化幅度因干旱胁迫程度、渗透调节物质类型的不同而有差异。不同干旱胁迫天数处理间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差异极显著,丙二醛含量差异显著,脯氨酸与质膜相对电导率含量差异不显著。渗透物质调节能力表现为可溶性糖>脯氨酸,云南松苗木抗旱性相关性次序为丙二醛>质膜相对电导率,云南松苗木脯氨酸与质膜相对电导率变化对干旱胁迫处理响应较弱。在干旱胁迫下云南松苗木膜伤害与渗透调节、酶保护同步进行,具有一定的耐旱性。
云南松不同种源1年生播种苗木生长节律分析
罗元, 孙琪, 蔡年辉, 周丽, 陈诗, 王大玮, 许玉兰, 李悦, 段安安
2016, 36(3): 23-29.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05
[摘要](755) [PDF 1227KB](33)
摘要:
在西南林业大学苗圃地对云南松主分布区范围内7个种源的苗木地径、苗高生长量进行定期观测,采用Logistic方程对各种源苗木的生长进程拟合,分析不同种源1年生苗木的生长节律。结果表明:地径、苗高生长均呈现 “慢—快—慢” 的生长节律,符合 “S” 型生长曲线,且拟合准确度较高;根据拟合后的方程,获得物候参数,将地径、苗高1年生长划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3个阶段。地径和苗高在不同生长阶段开始、结束和持续的时间上具有差异,存在异速生长现象,苗高较地径更早进入速生期;地径生长持续时间和日均生长量在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分别为82~111、81~108、6~62d,0003~0008、0011~0027、0004~0017mm;苗高分别为33~61、60~86、80~133d,0115~0197、0231~0475、0044~0163mm。 速生期所占时间虽然短,但生长量所占比例却最大,地径、苗高速生期生长占年生长期的1/3,而生长量达到年生长量的57%以上,其中地径速生期日均生长量是其他2个阶段的13~36倍,苗高速生期日均生长量是其他2个阶段的20~61倍。实测地径、苗高的生长和理论生长极值k拟合度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7031和09989,地径、苗高在速生期的生长量与Logisic方程线性回归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9。说明云南松不同种源的生长符合 “S” 生长曲线,且用Logistic方程指导云南松苗木培育具有科学意义。
云南松不同茎干类型群体针叶性状表型多样性比较
邓丽丽1孙琪, 许玉兰, 周丽, 徐杨, 李德龙, 罗元, 陈诗, 李根前, 蔡年
2016, 36(3): 30-37.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06
[摘要](766) [PDF 1162KB](1)
摘要:
在宜良、新平和禄丰3个地点各选择1个有代表性的林分,每个林分从林冠层和更新层分别按通直和扭曲的树干表型性状采集针叶,并对7个针叶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在林冠层和更新层中,通直群体和扭曲群体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云南松林冠层通直群体和扭曲群体的针叶性状 (针叶长度、针叶粗度、针叶束粗、叶鞘长度) 平均值均大于更新层,而云南松针叶的形状指数 (针叶长度/针叶粗度、针叶长度/叶鞘长度、针叶束粗/针叶粗度) 在林冠层和更新层间差异不大;云南松针叶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极其丰富的变异,7个针叶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按大小顺序为NL/FSL (2220%)> NL/NW (1915%)> FSL (1904%)> NW (1900%)> NL (1661%)> FW (1510%)> FW/NW (1320%);云南松针叶性状大部分表现为群体间变异小于群体内变异,群体间总体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090%,群体内的变异占7910%,说明群体内变异是云南松针叶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
容器材质规格和缓释肥量对筇竹容器育苗生长的影响
唐海龙, 董文渊, 王林昊, 张营, 顾宝, 付建生, 谢泽轩
2016, 36(3): 38-43.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07
[摘要](871) [PDF 1435KB](27)
摘要:
以筇竹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系统研究不同容器材质、容器规格与缓释基肥施入量3个试验因子对1年生筇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无纺布袋、规格10cm × 14cm、缓释基肥2kg/m3进行筇竹轻基质容器育苗处理,地径和苗高分别为033cm和4050cm,分别比最差处理高6190%和2376%;分蘖数为820,比最差处理高9523%;根长和一级根数分别为2106cm和2880根;生物量为1501g,且根的生物量分配比例显著增大;生理指标总N含量和Chl含量分别为294mg/g和3338mg/g;苗木质量指数最高。因此,该处理为1年生筇竹轻基质容器育苗的最优选择。
蒜头果种仁油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
施蕊, 李彪, 王四海, 夏菁, 杨宇明, 王娟
2016, 36(3): 44-48.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08
[摘要](933) [PDF 1133KB](31)
摘要:
对云南文山广南的蒜头果种仁油进行提取,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并对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蒜头果种仁油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与橄榄油相比,蒜头果油相对较弱,当其浓度达到100mg/mL时,能清除50%左右的DPPH·自由基;蒜头果种仁油中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化合物有2种,经GCMS分析后确定分别为亚油酸和棕榈酸,但其抗氧化活性较VC弱。
牛角瓜组培快繁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唐军荣, 郑元, 刘惠民, 马焕成, 陈诗, 刘忠美
2016, 36(3): 49-53.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09
[摘要](813) [PDF 1149KB](4)
摘要:
以牛角瓜组培苗为材料,对牛角瓜组培快繁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几种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为其组培器官发生的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牛角瓜增殖和生根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与SOD、POD、CAT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增殖过程中SOD活性变化先升后降,POD活性变化规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CAT的活性变化呈现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先降后升,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在生根过程中SOD、POD和 CAT酶的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现 “上升—下降—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为 “升高—下降—缓慢升高”,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为先缓慢升高,后又缓慢下降。
大翼厚皮橙叶片及种子形态变异研究
牟凤娟, 李一果, 李双智, 杨艳双, 刘天娥
2016, 36(3): 54-59.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10
[摘要](747) [PDF 6541KB](2)
摘要:
对西双版纳分布的野生大翼厚皮橙3个居群进行调查和取样,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其叶片、种子的15个形态特征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居群内各个表型的变异程度不同;9个表型在群体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1个表型差异为显著,其余4个表型为差异不显著;种子形态表现较叶片更为稳定。15个形态特征的变异系数分别为,翼叶宽度2964%,翼叶长度2296%,本叶宽度2246%,本叶长度2097%,翼叶长/本叶长2073%,叶总长2009%,本叶长/翼叶长1747%,翼叶宽/本叶宽1697%,种子长/宽1497%,翼叶长/宽1339%,种子厚度1234%,本叶长/宽1204%,种子宽度1137%,翼叶长/叶总长1039%,种子长度1010%。11个叶片及4个种子形态特征间多数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
滇中地区香椿萌芽特性和设施内采摘技术研究
张荣, 校彦赟, 朱牧笛, 胡雅婷, 石卓功
2016, 36(3): 60-65.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11
[摘要](622) [PDF 1322KB](1)
摘要:
以滇中地区2年生香椿为材料,研究定干高度、环境条件各单因素对香椿萌芽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采摘频率、采摘嫩芽长对香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环境条件 (温室大棚),定干高度为80cm的香椿总的萌芽数约为60cm定干的15倍;同一定干高度 (80cm) 下,温室大棚内香椿总的萌芽数约为露地的18倍,且温室大棚内香椿产量高、嫩芽抽生周期短。在香椿设施采摘技术研究中,定干高度70cm和80cm对香椿产量的影响不显著,采摘频率对香椿产量的影响极显著;其中每20d采摘1次的香椿产量最高,芽长15cm时采摘的产量较芽长10cm时采摘的产量高,但采摘频率和采摘嫩芽长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不同栽培基质对牛角瓜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刘婷, 刘鹏, 刘惠民, 王连春, 吴亚楠, 郭晓月
2016, 36(3): 66-72.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12
[摘要](843) [PDF 1287KB](30)
摘要:
采用 {4, 3} 单形重心混料试验设计,以生物量、根冠比和根系为主要分析指标建立回归方程,参考地上部分生长指标,分析泥炭、蛭石、珍珠岩和红壤4种基质对牛角瓜容器苗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基质配比对容器苗生长和根系发育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基质对牛角瓜容器苗苗高、地径、总干质量和根表面积的影响规律不同,影响力大小顺序为泥炭 > 蛭石 > 红壤 > 珍珠岩;采用 V(泥炭)∶V(蛭石)=02∶08育苗基质配比培育的容器苗,总体水平优于其他基质配比,是较为理想的配比组合,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兔眼蓝莓快繁技术研究
朱芳明, 张太奎, 刘惠民, 刘小珍, 张汉尧
2016, 36(3): 73-79.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13
[摘要](823) [PDF 2052KB](7)
摘要:
以兔眼蓝莓品种 ‘园蓝’、 ‘杰兔’、 ‘灿烂’ 茎段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试验,成功建立起高效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兔眼蓝莓不定芽的增殖影响不同,其中ZT在不定芽增殖中是主导因子,ZT浓度20mg/L,最适宜兔眼蓝莓不定芽的诱导增殖;NAA对苗高有明显的影响,NAA浓度高于0005mg/L时,随着NAA浓度的升高,苗高会出现显著的降低;品种差异对不定芽诱导没有明显的影响。兔眼蓝莓不定芽增殖的最优条件为WPM + 20mg/L ZT + 0010mg/L NAA,增殖系数高,达到了412,不定芽长势较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WPM + 20mg/L IBA,生根率达到了9210%,生根数多,根的长势良好。
金铁锁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李斌, 唐军荣, 陈杰, 尹丽莎, 韩国伟, 于鑫, 辛培尧
2016, 36(3): 80-85.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14
[摘要](831) [PDF 13449KB](2)
摘要:
为了更有效保护金铁锁野生资源,以其嫩茎为外植体进行快繁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消毒方法为清水冲洗后用75%乙醇消毒15s,01%升汞消毒10min,污染率降低至361%。分化培养基为MS + 20mg/L 6BA + 005mg/L TDZ + 005mg/L NAA,平均分化芽数为349;增殖培养基为MS + 03mg/L 6BA + 005mg/L TDZ + 001mg/L NAA,增殖倍数达429;生根培养基为1/2MS + 03mg/L IBA + 01mg/L NAA + 03g/L活性炭,生根率为917%;组培苗转入红土∶腐殖土∶珍珠岩=1∶1∶1的基质中成活率可达945%。该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对解决其野生资源贫乏及生产上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转录组的疏花软紫草低拷贝核基因引物开发
付义, 何承忠, 巨苗苗, 田斌
2016, 36(3): 86-9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15
[摘要](641) [PDF 1068KB](4)
摘要:
基于高通量的转录组测序,为大量并快速的开发分子标记提供契机。本研究对紫草科植物疏花软紫草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92042086条reads,从疏花软紫草158446个Unigene中搜索到332个低拷贝核基因。为进行多态性验证,从中随机挑选30个设计引物,并对3个疏花软紫草种群共9个个体进行PCR扩增,结果发现其中16对引物能够扩增出单一稳定的目的条带,从中随机挑选7个片段进行群体测序并计算DNA多态性。结果表明,7对引物的多态性位点平均值为657,单倍型平均值为514,单倍型多态性 (HD) 在0389~0944之间,核苷酸多态性 (Pi) 为000148~001723。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开发的低拷贝核基因有较高的多态性,且可以有效地运用于群体遗传学和谱系地理学研究中。另外,这些低拷贝核基因能够被运用于软紫草属植物系统发育重建以及物种形成等研究工作中。
报春花科一新属种—假珍珠菜
杜凡, 王娟, 杨少永
2016, 36(3): 91-94.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16
[摘要](809) [PDF 14111KB](38)
摘要:
描述了云南省临沧市邦东大雪山发现的报春花科 (Primulaceae) 新属—假珍珠菜属 (Paralysimachia F. Du, J. Wang et S. S. Yang)。该属与珍珠菜属 (Lysimachia) 相近,区别在于前者单花被,无花冠,花丝远长于花被,基生胎座而不是特立中央胎座,胚珠8枚以下而非多数。同时定名和描述了该属的模式种—假珍珠菜 (Paralysimachia xueshanensis F. Du, J. Wang et S. Y. Yang)。该新属种分布于邦东大雪山山顶海拔3390~3420m范围的亚高山草甸。
云南5个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构成及景观格局变化
王艳霞, 叶江霞, 黄晓园, 周汝良
2016, 36(3): 95-104.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17
[摘要](842) [PDF 6195KB](7)
摘要:
以2000、2005、2010年为时间点,分析云南省5个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格局、构成变化和景观斑块变化,结果表明:哀牢山保护区森林、草地、湿地面积有所增加,耕地面积有所减小;无量山、哈巴雪山保护区森林、草地、湿地类生态系统面积没有明显变化,后者耕地面积有所减少,城镇类面积有所增加;澜沧江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面积有小幅度的减小,草地、湿地生态系统面积有小幅度的增加,耕地、城镇类的地块面积略有增加;小黑山保护区森林、草地面积增加,湿地面积未变。哀牢山保护区有06km2的耕地转变为森林、01km2的耕地转变为湿地;哈巴雪山保护区有02km2的耕地转化为城镇;小黑山保护区有18km2耕地转变为森林,07km2耕地转变为草地,森林有02km2转变为草地、01km2转变为耕地;临沧澜沧江保护区有04km2的森林变为城镇,01km2变为草地,08km2变为湿地,有01km2湿地变为森林、01km2湿地变为城镇。各保护区斑块变化幅度小,破碎化现象不明显。总体来看,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发展的状态,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地保护,但需加强对耕地、城镇类人为干扰的监测。
昆明10个绿化树种对不同污染区的滞尘及吸净效应
李艳梅, 陈奇伯, 李艳芹, 邓志华, 贝荣塔
2016, 36(3): 105-11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18
[摘要](793) [PDF 1071KB](3)
摘要:
对昆明市不同污染区10个使用频率均较高及树龄比较接近的树种的滞尘能力及其对SO2及NOx的吸收净化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树和针叶树同一高度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和平均单位面积滞尘量均表现为:工业区>主城区>清洁对照区;阔叶树滞尘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天竺桂>桂花>大叶女贞>法国梧桐﹥滇朴﹥广玉兰;针叶树滞尘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龙柏>塔柏>柳杉>雪松。对于滞尘效果最好的天竺桂,工业区和主城区的单位面积滞尘量为15203g/m2和8504g/m2,分别为清洁区的102倍和57倍;4个针叶树种滞尘量之间的差异为106~143倍,针叶树间滞尘差异没有阔叶树大,无论是阔叶树还是针叶树,“低” 位的滞尘量明显高于 “高” 位;植物叶片中S、N的含量与土壤中S、N的含量相关性较弱,植物叶片中S和N的富集吸收量主要来自于大气;法国梧桐、大叶女贞和桂花对SO2的富集吸收能力较强,大叶女贞和法国梧桐对NOx有较强的富集吸收能力。
昆明市公园绿地土壤入渗特征研究
马建刚, 马建武, 陆梅
2016, 36(3): 111-115.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19
[摘要](725) [PDF 1237KB](4)
摘要:
用双环入渗仪测定昆明市主要公园绿地的土壤入渗特征,结果表明:昆明市公园绿地土壤以轻粘土和中粘土为主,各公园绿地土壤入渗能力均较好,稳定入渗速率为034~141mm/min,平均值083mm/min,在连续72h无降雨、无浇水条件下,1h平均累计入渗量为6309mm。各种绿地中乔灌草绿地入渗性能优于乔草和灌草绿地,自然绿地改造公园土壤入渗性能优于人工填土复绿植被下土壤。用常用的入渗模型进行拟合比较,通用公式与昆明市公园绿地土壤入渗特征符合性最好,其次是Kostiskov模型和Horton模型,且后2个模型与通用公式的拟合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hilip模型不适合模拟使用。
等高反坡阶对松华坝水源区弃荒坡地植被恢复的初期影响
华锦欣, 王克勤, 张香群, 朱晓婷, 翟子宁
2016, 36(3): 116-12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20
[摘要](860) [PDF 1088KB](4)
摘要:
等高反坡阶是一项能对坡面径流和泥沙产量起到调控作用的水保措施,为了解昆明松华坝水源区弃荒坡地次生林在等高反坡阶作用下,植被恢复的动态与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在试验林地进行等高反坡阶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坡地弃荒地次生林地植物共有31种,分属15科22属,其中灌木层植物7科9属10种,草本层植物10科18属21种;反坡阶处理样地观测到32种植物,分属15科22属,其中禾本科、菊科和茜草科植物达14种,占植物种总数量的438%;草本层在等高反坡阶的影响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草本种的数量,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大于对照样地;在等高反坡阶的影响下,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分布不均匀性趋势增大,植物在趋利应激性的作用下,从分布较为均匀的状态逐渐形成镶嵌型空间格局。
香格里拉高山松天然林林分蓄积混合效应模型构建
王永刚, 舒清态, 李圣娇, 徐云栋, 张焱
2016, 36(3): 121-125.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21
[摘要](845) [PDF 1054KB](2)
摘要:
以云南省香格里拉的高山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构建林分蓄积的混合效应模型;引入林分、海拔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构建含环境因子的林分蓄积混合效应模型,所有模型均采用拟合指标和独立样本检验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混合效应模型相对于一般回归模型在林分蓄积拟合中有较高较好的拟合效果;引入环境因子的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效果比一般混合效应模型要好;其中,引入林分因子的混合效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从模型独立性检验来看,一般混合效应模型的预估精度最高,绝对平均相对误差最小;引入环境因子后,混合效应模型的总相对误差以及平均相对误差有所减小,其中又以引入林分因子的混合效应模型的误差最小,表现最佳;一般回归模型无论在误差方面还是在精度方面都与混合效应模型有很大差距。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生物量定量评价研究
徐天蜀, 岳彩荣, 章皖秋, 张王菲, 袁华
2016, 36(3): 126-13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22
[摘要](758) [PDF 6087KB](6)
摘要:
以ALOS PALSAR L波段双极化FBD微波遥感数据及多光谱光学遥感数据AVNIR2为基础,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地面云南松林样地坐标,提取HH、HV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及极化比值3个因子,结合光学遥感数据提取4个波段值及NDVI、RVI 2个植被指数,作为云南松林生物量估测因子。分别以微波数据、光学数据、微波及光学数据结合的多源遥感数据,建立3个云南松林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经方差分析均达到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水平; PALSAR L波段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可以反映森林生物量的变化,但反演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AVNIR2数据模型优于PALSAR L波段双极化数据模型;多源数据模型与光学数据模型的估测精度相近。
滇东北金佛山方竹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张营, 董文渊, 顾宝, 王林昊, 唐海龙, 罗祥毅, 陈朝彦
2016, 36(3): 131-136.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23
[摘要](549) [PDF 1076KB](3)
摘要:
以滇东北金佛山方竹林为对象,在全面调查竹林生长状况、林分结构、立地条件等基础上,构建金佛山方竹林健康评价指标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建立金佛山方竹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第一层为目标层,即竹林健康综合评价;第二层为要素层,包括林分活力指标、外界干扰指标、林分结构指标和冠层结构指标;第三层为12个二级指标,包括胸径、地径、高度、生物量、枯立竹数、郁闭度、年龄结构、乔木层丰富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抚育管理强度、社会重视程度。基于不同立地条件预测竹林分活力指标,建立了竹林健康评价模型,并将竹林健康等级划分为3个等级,其中金佛山方竹林健康林分占3111%,亚健康林分占5111%,不健康林分占1778%。
基于PolInSAR森林高度反演研究
岳彩荣, 肖虹雁, 曹霸
2016, 36(3): 137-143.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24
[摘要](802) [PDF 46351KB](2)
摘要:
以仿真的全极化雷达L波段为数据源进行了复相干DEM差分算法和复相干幅度算法的森林树高反演研究,并采用星载全极化微波遥感数据ALOS PALSAR数据进行实例检验。结果表明:仿真试验中DEM差分算法严重低估了森林树高,复相干幅度算法则估测精度较高;ALOS PALSAR数据时间由于去相干和配准精度低等原因,难以有效估测森林树高。
空间效应及其回归模型在林业中的应用
张博, 欧光龙, 孙雪莲, 徐婷婷, 胥辉
2016, 36(3): 144-152.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25
[摘要](770) [PDF 1161KB](32)
摘要:
介绍了空间自相关及空间异质性,综述了空间滞后模型 (SLM)、空间误差模型 (SEM)、混合效应模型 (MEM) 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GWR) 等空间回归模型在林业中的应用,分析了空间回归模型在不同尺度的林业问题中的应用情况,并针对空间回归模型在林业研究中应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红河哈尼梯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刘宗滨, 宋维峰, 马菁
2016, 36(3): 153-157.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26
[摘要](860) [PDF 5921KB](37)
摘要:
基于ASTERGDEM V2数字高程模型,选择云南省元阳、绿春、红河、金平4县为代表的红河哈尼梯田为研究区域,结合野外调查,应用GIS平台提供的空间分析方法,依据梯田斑块图和数字高程模型,对红河哈尼梯田的空间分布与海拔、坡向、坡度等地形指数的关系和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梯田总面积是68927hm2,面积≥10hm2的梯田斑块数量较少,但面积占梯田总面积的5915%,说明梯田以连续大面积斑块分布为主;梯田多分布在海拔800~1800m,坡度6°~35°的南坡、东南坡和西南坡坡向上,而连续大片梯田则集中分布在海拔1200~1400m,坡度15°~25°的南坡上;红河哈尼梯田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哈尼族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哀牢山地貌和环境特征密切相关。
SAR数据与光学数据融合在土地覆盖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姬永杰, 岳彩荣, 张王菲
2016, 36(3): 158-162.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27
[摘要](823) [PDF 26349KB](2)
摘要:
采用ALOS1PALSAR数据的强度信息、HV/HH极化比值信息和HV & HH相干系数与TM影像融合,以支持向量机 (SVM) 的方法对土地覆盖进行分类,对比了TM影像、TM+SAR强度影像、TM+HV/HH比值影像、TM+相干影像的分类结果。结果表明:分类精度由高到依次为TM+相干影像>TM+HV/HH比值影像>TM+SAR强度影像>TM影像;采用SAR数据与光学数据融合,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的精度。
缅甸蟒养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段玉宝, 王英树, 马建章, 白素英, 戎可
2016, 36(3): 163-168.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28
[摘要](687) [PDF 1154KB](3)
摘要: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缅甸蟒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42个缅甸蟒个体中,共检测到76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578个,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81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8,8个微卫星位点呈现高度多态性;仅有3个位点显著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缅甸蟒海南养殖群体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突变-漂移平衡分析结果表明,群体部分位点杂合显著过剩,并未显著偏离突变-漂移平衡,近期没有经历过瓶颈效应,群体数量无明显下降。
管氏肿腿蜂感染Wolbachia的分子检测
黄镜梅, 刘乃勇, 许小露, 李丽芳, 杨斌, 朱家颖
2016, 36(3): 169-173.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29
[摘要](769) [PDF 2049KB](1)
摘要:
Wolbachia是一类在节肢动物中广泛感染的胞内共生菌,为了解Wolbachia在管氏肿腿蜂体内的感染情况,采用Wolbachia的通用引物、A大组特异性引物和B大组特异性引物对管氏肿腿蜂体内Wolbachia的wsp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所获得的基因片段分别命名为wSgu、wSguA和wSguB,长度分别为620、572bp和463bp。基因序列分析表明wSgu与wSguB序列间碱基差异较大,同源性仅为60%。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寄生蜂感染了A大组的Wolbachia,但对于该寄生蜂是否也感染了B大组的Wolbachia尚待确定。
云南怒江河谷木棉访花鸟类组成
李奇生, 李万德, 罗旭, 马焕成
2016, 36(3): 174-18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30
[摘要](724) [PDF 1092KB](4)
摘要:
2015年1月12日至2月11日在有木棉林分布的保山市潞江镇浪坝村、张贡村、丙闷村设置3块样地观察访问木棉花朵的鸟类,使用样线法对河谷其他生境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怒江河谷木棉群落中的访花鸟类组成。结果表明:在怒江河谷中共记录到鸟类101种 (11目38科),访问木棉花的鸟类有31种 (2目17科),包括鴷形目 (Piciformes) 1种和雀形目 (Passeriformes) 30种,占河谷鸟类总数的31%。访花鸟类以食果性鸟类为主,优势度较高的物种依次为黑喉红臀鹎 (Pycnonotus cafer)、黄臀鹎 (Pxanthorrhous)、栗耳凤鹛 (Yuhina castaniceps)、灰腹绣眼鸟 (Zosterops palpebrosus) 和红耳鹎 (Pjocosus),这5种鸟类在其他生境中优势度差异较大。
云南高黎贡山片马垭口白眉雀鹛繁殖生态特征研究
王小祎, 梁丹, 和义星, 罗旭
2016, 36(3): 181-186.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3.031
[摘要](706) [PDF 19246KB](4)
摘要:
2014年3—5月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段片马垭口共找到20个白眉雀鹛鸟巢,对其繁殖生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繁殖的各个阶段均有双亲共同参与,筑巢期、孵卵期和育雏期分别为10、17d和14d (n=1);窝卵数为 (264 ± 093) 枚 (1~4枚,n=14),卵的大小为 (167 ± 008)cm × (128 ± 005)cm (n=33),鲜卵质量为 (147 ± 013)g (n=14);在孵卵期,亲鸟每次孵卵时间为 (3207 ± 1472)min,每隔 (1413 ± 1380)min翻卵1次;每 (1611 ± 1414)min亲鸟喂食1次;至5月18日,20个巢中,仅1个巢幼鸟成功出飞,7个巢繁殖尚未结束,12个巢由于被蛇、小型兽类捕食等原因而导致繁殖失败,大风和降水对白眉雀鹛繁殖影响较大。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ISSN 2095-1914

CN 53-1218/S

Copyright © 2009《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滇ICP备10002112号-2

地址:云南昆明市白龙寺300号西南林业大学129信箱 邮编:650233

电话:0871-63863029/63862787 E-mail: swfcbjb@vip.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 技术支持:info@rhhz.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