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1卷3期

栏目

显示方式:          |     

论文
西南桦人工幼林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
李根前, 王波, 聂新军, 俸华丽, 石文礼, 唐寅
2001, 21(3): 129-132,151.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1.03.001
[摘要](600) [PDF 202KB](18)
摘要:
根据样地调查资料,分析了西南桦人工幼林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林分上层高和平均高与立地腐殖质层厚度、坡位(由山顶到山脚)呈正相关,与土壤紧实度和石砾含量呈负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林分上层高、平均高与坡位、腐殖质层厚度和土壤石砾含量之间的方程,为西南桦人工林立地选择和立地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印楝采种育苗及造林技术初步研究
彭兴民, 赖永祺, 赵培仙, 赵保荣
2001, 21(3): 133-137.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1.03.002
[摘要](651) [PDF 196KB](19)
摘要:
对印楝Y.L0 7种源在元江试验区采种、育苗及造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7月下旬至 9月上旬,印楝果皮由青绿色变为黄色时是最佳采种期;自然状态下,种子发芽力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递减;容器苗造林利于成活;苗木定植时可留干 2 5cm进行截干处理.
红锥切根育苗试验研究
许春锦
2001, 21(3): 138-141.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1.03.003
[摘要](543) [PDF 159KB](18)
摘要:
通过红锥切根、沾灰育苗试验,分析成苗率、苗高、地径、主根、须根及枝、叶等一系列苗木数量、质量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切根能使红锥苗木主根变短,侧根部位提高,根系发达,苗木地径和苗高明显增加,生长旺盛.但切根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苗率.
彩色沙林炮穴整地造林技术初探
保绍明
2001, 21(3): 142-145.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1.03.004
[摘要](594) [PDF 162KB](19)
摘要:
通过对彩色沙林周围土壤和森林植被的调查、评价,采用炮穴整地和"五个一"的造林技术,对233 hm2的砂石山地进行改造,造林成活率达98%,次年保存率达96%, 1年生平均树高达1.3 m,幼树生长与对照点相比有显著提高.
热区轮歇农业生物改良模式研究
杨立新, 许建初, 王建华, 杨植惟
2001, 21(3): 146-151.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1.03.005
[摘要](668) [PDF 238KB](18)
摘要:
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中符合生态学思想的技术以指导当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创立和引进一些现代的混农林系统模式,乃是热区轮歇农业或同类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西双版纳基诺族和哈尼族传统的混农林模式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现代混农林业技术,通过 3年的试验示范,得出对热区轮歇农业生物改良的几种较为优化的模式.
唐菖蒲快速繁殖条件的优化
王俐, 龙春林, 赵燕
2001, 21(3): 152-155.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1.03.006
[摘要](625) [PDF 194KB](15)
摘要:
唐菖蒲快速繁殖条件优化的研究表明: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唐菖蒲芽的萌动、分化及生根有较大的影响,MS+6BA3.0 mg/L最适宜休眠芽萌动;MS+6BA3.0 mg/L+NAA 2.0 mg/L对芽的分化、增殖效果好;生根效果最佳的组合为MS+NAA 2 mg/L+C 0.25%.光照及温度对芽的分化、增殖、球茎的生长都有影响.在光照时间为13 h/d,温度为26℃下,芽的分化、增殖及球茎的生长最好.
受蚜虫及螨侵害的华山松过氧化物酶初步研究
伍建榕, 盛世法, 邱东强, 卢靖
2001, 21(3): 156-159.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1.03.007
[摘要](548) [PDF 162KB](16)
摘要: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受蚜虫侵害的华山松根、茎、叶组织内的过氧化物酶的变化及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侵害的华山松根、茎、叶组织内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健康植株增强,酶带条数增多,颜色加深.受侵华山松与正常植株同一器官相比较,叶和根的变化较大,茎的变化较小.
禄丰县思茅松毛虫成灾与林分因子相关性调查研究
许国莲, 柴守权, 谢开立, 卢南
2001, 21(3): 160-164.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1.03.008
[摘要](660) [PDF 196KB](18)
摘要:
对思茅松毛虫成灾与 1 4个林分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从中筛选出主层林郁闭度、林木生长势、坡向和海拔高度 4个关键因子,并用这 4个因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从中总结出了虫源地林分和有虫不成灾林分的特点.
胭脂虫引种繁养初步研究
李志国, 杨文云, 杨时宇, 包松莲, 吴昊
2001, 21(3): 165-169.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1.03.009
[摘要](645) [PDF 208KB](20)
摘要:
对2000年从南美引进的胭脂虫开展了繁养试验,结果为:胭脂虫系卵胎生,世代重叠,生活史不整齐.在元江,年平均气温23.7℃,胭脂虫1年发生4~5代,每代历期45~80 d;而在昆明,年平均气温14.5℃, 1年发生2~3代,每代历期73~160 d.人工培育宜采取室外栽培寄主、室内繁养胭脂虫的方式,切取印榕仙人掌1~2年生茎节,用三角纸(网)袋转接雌成虫,若虫固虫密度以0.5头/cm2为佳.
城乡结合部森林火灾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邓光葵, 文明
2001, 21(3): 170-179.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1.03.010
[摘要](591) [PDF 353KB](19)
摘要:
依据 1 989年以来的统计资料,分析研究昆明东北郊城市面山和城郊农林结合部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与规律,提出了适合城乡结合部特点的森林火灾防治对策与措施.
香酥木豆加工工艺的改进与中试
邱坚, 和润喜, 张建云, 李正红, 吕福基
2001, 21(3): 180-183.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1.03.011
[摘要](695) [PDF 156KB](20)
摘要:
在小试的基础上,对香酥木豆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进与中试,生产出的香酥木豆具有木豆的固有色泽和特殊香味,酥脆度较好.
木豆淀粉/丙烯腈超强吸水剂初步研究
和润喜, 张建云, 李正红, 邱坚, 周朝鸿, 刘秀贤, 惠雅玲
2001, 21(3): 184-186.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1.03.012
[摘要](659) [PDF 133KB](20)
摘要:
木豆淀粉在引发剂的作用下,接枝丙烯腈制备超强吸水剂,正交设计结果表明:接枝温度为30℃,引发剂用量为0.05 g,丙烯腈用量为1.8 g,NaOH用量为3.0 g时得到吸水能力为272倍的超强吸水剂.
综述
昆明市园林绿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关文灵
2001, 21(3): 187-192.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1.03.013
[摘要](589) [PDF 223KB](22)
摘要:
对昆明市园林绿化现状和优势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ISSN 2095-1914

CN 53-1218/S

Copyright © 2009《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滇ICP备10002112号-2

地址:云南昆明市白龙寺300号西南林业大学129信箱 邮编:650233

电话:0871-63863029/63862787 E-mail: swfcbjb@vip.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 技术支持:info@rhhz.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