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1卷4期

显示方式:          |     

多功能目标下的近自然森林经营作业法研究
陆元昌, Werner Schindele, 刘宪钊, 包源, 雷相东, 栾慎强, 孟京辉
2011, 31(4): 1-6.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1.04.001
[摘要](834) [PDF 961KB](9)
摘要:
基于海南省热带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实例,介绍在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可持续经营目标指导下的近自然森林作业法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技术。作业级是一个自然性质、动态特征和经营目标基本一致的经营空间类型,而立地条件和功能类型是用于界定和划分作业级的技术指标。森林发展类型是在作业级层次上应用的长期稳定的目标森林设计模式;林分抚育作业方法是在发展类型目标导向下规定本经理期内对当前林分执行具体抚育、采伐或补植(造林)等具体作业技术的模式方法;垂直结构导向的经营周期计划给出了从森林发生发展到最终利用全过程的经营规划,这些技术要素的有机组合构成多功能目标的森林作业法的基本内容。期望通过这个在“作业级”层面的近自然森林作业法实例介绍,为多功能经营目标下的新型森林作业法研究提供启发和案例。
6种乔木树种固碳能力和能量转化效率分析
郑朝晖, 马春霞, 马江林, 李基勇, 刘灿, 李宏
2011, 31(4): 7-11.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1.04.002
[摘要](838) [PDF 885KB](6)
摘要:
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6种乔木树种树干和树皮的热值与含碳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白榆树干的热值含量最高,为19272kJ/g;沙枣树干的含碳率最高,为4966%;胡杨和俄罗斯杨、新疆杨和银×新杨这2组树种树干的热值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树种树干的热值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白榆树皮的含碳率与其余树种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按照生物量、固碳量、热值等数据综上分析得出,在克拉玛依地区优先选择高效固碳与能源乔木树种的顺序为:白榆、银×新杨、新疆杨、沙枣、胡杨、俄罗斯杨。
基于径向基函数的神经网络对森林碳空间分布的模拟
汪少华, 张茂震, 祁祥斌, 赵平安, 陈金星, 朱孟涛
2011, 31(4): 12-17.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1.04.003
[摘要](749) [PDF 2450KB](2)
摘要:
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结合森林资源清查的930个样地调查数据和对应的TM影像数据,选取与森林生物量相关性较大的3个植被指数TM4/57、ARVI和KT2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对临安市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较好地重建了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和变化,模拟结果与样地实测值间的一致性好,为区域森林碳储量的估测研究提供了方法支持。
冰灾后粤北常绿阔叶林粗死木质残体的组成与结构
柳泽鑫, 张璐, 区余端, 孙东, 苏志尧
2011, 31(4): 18-23.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1.04.004
[摘要](761) [PDF 1004KB](1)
摘要: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冰灾后粤北常绿阔叶林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 CWD)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比较不同坡向林分的CWD存在形式、种类组成、径级结构、样方分布以及腐烂等级状态。结果表明:冰灾后迎风坡林分的CWD贮量为1481t/hm2,明显高于背风坡林分566t/hm2的CWD贮量;且不同坡向林分的CWD存在形式有较大的差异,迎风坡林分中CWD存在形式以倒木为主,而背风坡林分则以枯立木为主;倒木的分解速度较快,主要处于中度分解状态,而大多数枯立木则处于轻度分解状态;迎风坡林分大径级树种由于积雪作用,形成大量倒木;而背风坡林分小径级树种受低温冻害的影响,大量枯萎死亡。冰灾引起的CWD剧增会严重影响森林演替的进程,其中倒木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短期的调节作用比较明显,而枯立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必要对其进行长期量化研究。
晋西刺槐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
玉宝, 王百田
2011, 31(4): 24-28.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1.04.005
[摘要](693) [PDF 939KB](1)
摘要:
以山西省方山县和吉县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依据调查样地、解析木和气象资料估算其耗水量的基础上,初步界定并拟合了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函数表现为以林分年耗水量为自变量,以林分生物量或蓄积量年增量为因变量的幂函数形式。从模型拟合效果看,在刺槐人工林分密度拟合的幂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多项式和线性回归方程等形式的水分生产函数中,以幂函数形式的拟合效果最好;以林分蓄积量年增量和林分年耗水量表述的水分生产函数拟合效果最好。随着林分密度的变化,水分生产函数表现形式无明显的规律性。
利用均值类非完备型竞争指标分析林木竞争
辛营营, 韦新良, 王鑫
2011, 31(4): 29-34.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1.04.006
[摘要](861) [PDF 885KB](1)
摘要:
采用典型选样法在青山湖地区设置样地进行调查,利用4类对象木比样地均值竞争指标对样地优势木进行竞争分析,分别是一维测树指标:相对胸径、相对树高和相对冠幅;二维测树指标:相对生长立面、相对树冠投影;三维测树指标:相对树干材积、相对树冠体积;四维测树指标:相对树冠生态空间;其中二维、三维、四维测树指标是根据各测树因子的生物学意义提出的新的均值类非完备型测树指标。利用4类指标分析调查地林木竞争状况,并对各竞争指标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相对胸径、相对树高、相对冠幅3个指标对林木的竞争反映能力不强,相对树冠生态空间、相对树冠体积、相对树冠投影等指标可随林分密度变化表现出明显差异,能较好的反映林木的竞争状况,其中以相对树冠生态空间最适合反映林木的综合竞争状况。
野牡丹科、金粟兰科野生花卉抗旱性分析
苏金强, 郑涛, 余智城, 林秋金, 陈振东
2011, 31(4): 35-37.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1.04.007
[摘要](976) [PDF 1531KB](1)
摘要:
以8种野牡丹科、金粟兰科野生种质为试验材料,经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后,通过测定其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总糖含量,分析比较不同植物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8种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可溶性总糖含量有不同程度升高;金粟兰科J2、C的抗旱性明显强于野牡丹科的6种植物,野牡丹科中Y20、Y21、Y23的抗寒性要强于Y3、Y16、Y27。
超干处理和人工老化对金钱松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廖文燕, 高捍东
2011, 31(4): 38-43.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1.04.008
[摘要](874) [PDF 1100KB](1)
摘要:
以金钱松种子为材料,采用超干燥和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处理种子,定期测定其发芽率、活力指数、电导率及其他指标,研究种子劣变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室温硅胶干燥法将金钱松种子含水量降至42%不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但降至33%时,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明显下降,种子发生损伤;人工老化过程中,含水量42%~64%的种子电导率增加幅度最小,O2·-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含水量的种子,与其他含水量种子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含水量42%~75%的种子MDA含量明显低于未经过超干处理的种子,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吸胀萌发前,含水量较高的种子抗氧化酶活性较高,且在人工老化过程中的变化幅度较大。
乌桕不同种源种子性状的地理变异
黄雪方, 金雅琴, 李冬林
2011, 31(4): 44-48.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1.04.009
[摘要](710) [PDF 1505KB](1)
摘要:
测定了乌桕不同种源间种子性状的地理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乌桕不同种源间种子带蜡和去蜡百粒质量均呈极显著差异。有7个种源的种子外形大,带蜡百粒质量在14g以上,为大粒型;有3个种源的种子较小,带蜡百粒质量在10g以下,为小粒型;其余种源种子为中粒型,带蜡百粒质量为10~14g。湖南新宁、江西上饶、湖北房县、浙江宁海4个种源种子去蜡百粒质量在所有种源中最大(>10g),带蜡百粒质量也很高,为大粒果用乌桕良种选育的种源材料;贵州龙里、开阳、道真,四川广元,湖北房县,江西新建、于都、上饶,广东阳春9个种源净籽率较高(75%~90%),为梓油果用良种选育的种源材料;浙江杭州,广西南宁,江西遂川、赣县,贵州石阡,湖南新宁,安徽黄山、贵池8个种源净籽率较低(60%~70%),为皮油果用乌桕良种选育的种源材料。相关分析表明,与纬度密切相关的年均温度与≥10℃积温是影响乌桕种子性状的主要环境因子。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与紫穗槐混交造林效果研究
叶竹林, 刘世举
2011, 31(4): 49-52.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1.04.010
[摘要](790) [PDF 867KB](2)
摘要:
针对樟子松纯林地力衰退及虫害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根据毛乌素沙地特点开展樟子松、紫穗槐混交造林技术研究,通过混交林与纯林的比较,分析樟子松与紫穗槐混交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与正常生长的樟子松相比,受害植株的生长量和生长势均极显著下降;与纯林相比,混交可以显著地提高樟子松的生长量和造林存活率;樟子松与紫穗槐混交具有明显的杀虫和驱虫效果,从而降低了虫害带来的不良后果;混交促进了群落环境的形成,其主要表现是群落郁闭度、物种丰富度以及枯落物和沙结皮积累明显高于樟子松纯林。
不同基肥对黎蒴栲容器育苗效果的影响
郝海坤, 韦晓娟, 彭玉华, 黄志玲
2011, 31(4): 53-57.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1.04.011
[摘要](941) [PDF 1229KB](1)
摘要:
以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火烧土为基肥,分别和黄心土进行不同质量比的混合,得到15个培育基质进行黎蒴栲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2(90%黄心土+10%火烧土)育苗效果最好;其次是处理1(988%黄心土+02%钙镁磷)和处理6(988%黄心土+02%过磷酸钙),但这2个处理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纯黄心土)低;添加火烧土大于20%或钙镁磷大于04%或过磷酸钙大于06%的处理,对黎蒴栲容器苗产生了负面影响。
树头菜无性系扦插生根效果比较
徐云鹏, 何祯, 董琼
2011, 31(4): 58-60.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1.04.012
[摘要](740) [PDF 950KB](3)
摘要:
用树头菜11个无性系1年生穗条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树头菜无性系扦插生根兼有皮孔生根和愈伤组织生根2种类型;树头菜无性系生根能力(根系效果指数REI)与生根率成正相关关系,11个无性系间扦插生根率差异显著,以SP10最优,SP7其次,SP6最差;不同无性系生根苗间在不定根数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不定根平均长度、叶片数上差异不显著;不定根数量与不定根平均长度间、不定根数量与叶片数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筛选出SP10为11个树头菜无性系中的优良单株。
利用引诱剂监测华山松木蠹象的研究
闫争亮, 泽桑梓, 刘宏屏, 张真, 马惠芬
2011, 31(4): 61-64.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1.04.013
[摘要](879) [PDF 1041KB](1)
摘要:
利用引诱剂在保山市宝盖山林场监测华山松木蠹象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3种引诱剂均对华山松木蠹象有较好的引诱效果,引诱剂B(3-(+)-蒈烯、(+)-柠檬烯和1-甲基-2-异丙烯基-环丁烷乙醇)的诱捕量最多;3种引诱剂诱捕木蠹象总量的自然对数均与样地中虫口密度的线性拟合度较好;引诱剂B诱捕总量的自然对数与样地中有虫株率有较好的线性拟合度。说明监测结果可较好地反映样地中华山松木蠹象的种群密度。
中国高黎贡山赧亢东白眉长臂猿春秋季栖息地利用比较
白冰, 周伟, 张兴勇, 艾怀森
2011, 31(4): 65-73.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1.04.014
[摘要](700) [PDF 1039KB](3)
摘要:
为研究东白眉长臂猿的栖息地选择,自2006年3月24日至5月6日,10月19日至11月29日在中国滇西高黎贡山 (25°49′44″N, 98°46′07″E) 跟踪观察了1个家庭 (由1雄性成体、1雌性成体和1亚成体组成) 和1只独猿。在春、秋季分别设置利用样地和对应的可利用样地各30个。在样地中测量了24个因子,分析东白眉长臂猿春、秋季栖息地选择的特征差异。东白眉长臂猿偏好在东坡活动,以避开寒冷的西风。春季偏爱栓皮栎和拟樱叶柃等乔木,秋季则较多地选择截果石栎和白穗石栎。竹密度和藤本密度对取食和安全均十分重要,也可提供快速到达乔木的通道。16个数量因子中,在春季有12个因子显著影响栖息地选择,而海拔、距空旷地距离、灌木平均高度和密度等4个因子则不影响栖息地选择。在秋季,距道路距离、距草果地距离、灌木密度、竹密度、竹平均高度和藤本密度显著影响栖息地选择。在秋季,草果采收迫使东白眉长臂猿绕开草果种植的空旷地,迁移到陡峭沟谷区,利用藤本植物上下移动。
巨桉人工林木材密度及其变异特性
夏炎, 王亚男, 毕传奇, 邱坚
2011, 31(4): 74-76.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1.04.015
[摘要](669) [PDF 1408KB](2)
摘要:
以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木材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在株内径向和轴向上的变化趋势、变异特性,并分析各密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植株径向上巨桉木材密度基本保持平稳,髓心部分的木材密度相对较小;轴向上0~6m处,密度随高度的上升呈现下降趋势;由变异系数分析可得,上端木材密度变异程度较小,可以推测随着植株高度的增加,密度的稳定性较好;分析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得出气干密度、全干密度与基本密度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方程拟合良好,所建模型有效可靠。
后期热处理对压缩木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陈太安, 蒋明, 王昌命, 高力勇
2011, 31(4): 77-79.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1.04.016
[摘要](640) [PDF 969KB](1)
摘要:
以华山松和西南桤木为研究试材,以热空气和导热油为加热介质,在温度为170℃和210℃时分别对2种压缩木进行2h的热处理,以厚度膨胀率为主要指标评价其尺寸稳定性。结果表明:后期热处理可以降低压缩木吸湿率和吸水率,改善压缩木的尺寸稳定性,油浴处理的效果优于热空气处理,210℃处理效果优于170℃;在所有工艺条件中,以210℃油浴处理效果最佳,可使吸湿厚度膨胀率下降50%左右,使24h吸水厚度膨胀率减小85%左右;热处理对树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西南桤木的效果略优于华山松。
毛竹材动态热机械特性分析
李霞镇, 任海青, 王小青
2011, 31(4): 80-84.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1.04.017
[摘要](806) [PDF 991KB](2)
摘要:
对不同部位、不同竹龄的毛竹材进行动态热机械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40~300℃的温度范围内,毛竹材的存储模量随温度升高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损耗模量则先增大后减小,当温度达到玻璃化转变温度时,毛竹材损耗模量达到峰值。在竹壁径向上,毛竹材的存储模量和损耗模量沿着竹壁径向由内而外依次增大。随着竹龄的增大,毛竹材的存储模量和损耗模量也逐渐增大。45年生毛竹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竹黄到竹青,逐渐增大,在2104~2228℃范围内;05年生、25年生和45年生毛竹材竹肉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无明显差异。
杂多酸负载介孔分子筛催化α-蒎烯的环氧化反应
吴春华, 朱丹丹, 代学宇, 张卫东
2011, 31(4): 85-88.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1.04.018
[摘要](740) [PDF 1173KB](1)
摘要:
以浸渍法将自制的PW(磷钨酸)负载在介孔分子筛上,探讨负载量、催化剂煅烧温度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将该催化剂用于α-蒎烯与低浓度过氧乙酸的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α-蒎烯与过氧乙酸的物质的量比为3∶1,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的浓度为006mol/L,PW/MCM-41催化剂的用量为3%(占原料),在三氯甲烷中反应20h,且维持在15℃以下,α-蒎烯的转化率达7520%,2、3-环氧蒎烷的选择性为6379%。
我国农田防护林研究进展
董莉莉, 于雷, 韩素梅
2011, 31(4): 89-94.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11.04.019
[摘要](785) [PDF 885KB](3)
摘要:
对我国农田防护林工程主要营建技术进行综述,分析我国在农田防护林营建过程中的树种选择、林带结构与配置、林带空间配置与优化及林带成熟龄和更新龄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我国农田防护林的营建提供参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ISSN 2095-1914

CN 53-1218/S

Copyright © 2009《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滇ICP备10002112号-2

地址:云南昆明市白龙寺300号西南林业大学129信箱 邮编:650233

电话:0871-63863029/63862787 E-mail: swfcbjb@vip.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 技术支持:info@rhhz.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