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3卷2期

栏目

显示方式:          |     

论文
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尹五元
2003, 23(2): 1-4.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01
[摘要](762) [PDF 185KB](3)
摘要:
在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应用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测度群落内的多样性(α多样性),用Whittaker指数测度群落间的多样性(β多样性)。结果表明:保护区具有较高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214科、1229属、3475种;热带分布区类型的属共有858属,占73.32%,反映出明显的热带性质;有国家级保护植物58种,云南省级保护植物52种;针对存在的生境片断化、毁林开荒、资源过度利用、森林火灾、旅游等威胁因素,提出一系列相应的保护措施。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资源
杨比伦, 肖银松
2003, 23(2): 5-8,12.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02
[摘要](745) [PDF 233KB](2)
摘要:
报道了地处热带北缘的大围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资源状况。共记载区内苔藓植物47科,114属,217种。其中云南新分布记录5属(苔类3属,藓类2属)101种(苔类30种,藓类71种)。其地理分布除具云贵区的特点外,还与岭南区、青藏区有很大的相似性。该保护区的苔藓植物种类丰富,生活型和群落类型多样,且形成典型的热带山地苔藓林景观,是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特色之一。
香木莲扦插繁殖初报
李福秀, 黎明
2003, 23(2): 9-12.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03
[摘要](859) [PDF 178KB](1)
摘要:
用AgNO3,ABT生根粉2号、3号处理香木莲插穗的试验表明:不同处理对香木莲生根率、根长、根径、生根条数等都有促进作用。用综合指标评定得出最佳处理组合是ABT3 0.05g/kg,其次是ABT2 0.05g/kg 。在塑料大棚中,平均温度24℃,平均相对湿度93%的条件下,香木莲插穗生根率100天时可达89%。从生理上看处理后的插穗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高于对照。
角豆树引种驯化初报
罗建勋, 向国喜, 雷彻虹, 杜天理, 和献峰
2003, 23(2): 13-15,18.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04
[摘要](789) [PDF 179KB](1)
摘要:
角豆树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引种驯化10年的初步结果表明:预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成苗率均在80%以上,10年生林分平均树高、平均地径和平均冠幅分别为5.02m,10.1cm和4.97m×8.61m 。造林4-5年后树高生长量可达90cm,6-7年后进入试花期。角豆树在引种地仍保持耐火性、耐旱性、耐寒性和萌蘖再生4个重要的生物学特性。
大叶相思茎段腋芽组织培养技术初探
高洁, 王玲
2003, 23(2): 16-18.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05
[摘要](647) [PDF 143KB](1)
摘要:
用4年生大叶相思枝条茎段作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试管苗的诱导、增殖和生根效果,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大叶相思枝条茎段腋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 0.8mg/L+NAA 0.2mg/L,增殖率达3倍;生根诱导的培养基为改良MS+IBA 0.2~0.4mg/L+NAA 0.4mg/L,生根率达90%,试管苗移植成活率达85%。
永椿香槐组织培养研究
邓莉兰, 陶仕珍, 袁留富
2003, 23(2): 19-20,25.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06
[摘要](646) [PDF 133KB](4)
摘要:
经过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和根系的培养,最终培养形成永椿香槐完整植株。经过筛选,使用新长出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培养材料,在MS+6-BA 1.50mg/L+NAA 0.20mg/L+3%蔗糖培养基中培养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在White+IBA 1.00mg/L+1.5%蔗糖培养基中诱导根突,在1/2MS+IBA 1.00mg/L+1.5%蔗糖培养基中培养根,是永椿香槐组织培养最适宜的组合。
人参果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张俊伟, 郭盘江, 陈冠吉
2003, 23(2): 21-22.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07
[摘要](721) [PDF 108KB](2)
摘要:
以人参果的幼嫩茎段和叶片作外植体,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6-BA+IAA,6-BA+NAA和KT+2,4D组成的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结果显示:MS+6-BA 0.07mg/L+IAA 0.03mg/L,MS+6-BA 0.70mg/L+IAA 0.03mg/L,MS+6-BA 0.70mg/L+IAA 0.05mg/L,MS+6-BA 1.00mg/L+IAA 0.05mg/L 4种培养基中的材料愈伤组织长势比较好,分化明显。经继代培养,丛生芽大量形成,丛生苗根系发达。其他培养基则停留在愈伤组织阶段或只长出极少数短的根。
从露水草中提取纯化β-蜕皮激素工艺研究
朱向东, 安银岭
2003, 23(2): 23-25.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08
[摘要](713) [PDF 137KB](1)
摘要:
以露水草为原料,用水提取,加澄清剂-大孔树脂法,通过重结晶,分离出β蜕皮激素,经光谱鉴定,理化数据分析和标样对照,证明是该化合物。
云南重要经济竹种特性及其生产中存在问题
杜凡
2003, 23(2): 26-3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09
[摘要](734) [PDF 222KB](1)
摘要:
大型竹勃氏甜龙竹、版纳甜龙竹、麻竹和毛竹是云南的重要经济竹种,近年来被省内外的生产部门广泛引种栽培。通过分析当前竹林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据各竹种的生态特性以及各地引种后的情况指出:甜龙竹和麻竹在扩大引种中的限制因素是冬季的低温,而毛竹则是冬春季节的干旱。
泡桐毛竹混交林混交效果试验研究
陈慈禄
2003, 23(2): 31-33.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10
[摘要](689) [PDF 147KB](3)
摘要:
对泡桐毛竹的混交试验表明:新造毛竹林同时套种泡桐,可以实现成功混交,而现有稳定毛竹林下套种泡桐,则混交套种不成功。混交林中,泡桐和毛竹根系分布层次有一定差异,对林地土壤中养分的空间利用也有不同,其地下空间具有较好的丰产基础。混交林对泡桐生长影响较小,但对毛竹新竹的影响很大,可促进毛竹胸径和竹高的生长,加速竹鞭扩展,加速毛竹及早郁闭。通过混交可使空间利用多元化,养分利用和归还多样化,丰富混交林中生物多样性,因而混交林具有较强的生态效益。
勃氏甜龙竹秆枝连体扦插育苗技术试验初报
普超云
2003, 23(2): 34-35,39.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11
[摘要](662) [PDF 132KB](2)
摘要:
为改善丛生竹主枝扦插育苗成活率不高的状况,于2002年4月进行了勃氏甜龙竹秆枝连体(主枝与竹秆不分离)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此法因插穗不易失水,能明显提高扦插成活率。
两种生物量模型的比较
胥辉
2003, 23(2): 36-39.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12
[摘要](750) [PDF 171KB](6)
摘要:
CAR模型和VAR模型是生物量模型研究与应用中最常用的形式。用再抽样的方法,从模型参数的稳定性、模型的预估能力分析、比较了两类模型,结果得出:CAR模型不仅参数估计值稳定,而且预估能力强。
数量化抚育间伐模型建立研究
许彦红
2003, 23(2): 40-43.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13
[摘要](720) [PDF 181KB](2)
摘要:
概述了数量化回归模型Ⅰ的建模过程,并根据94块标准地调查数据,经分析筛选,确定林分平均高、每公顷株数、坡向、林分年龄4个调查因子为说明变量,建立以抚育间伐强度为基准变量的数量化抚育间伐模型,经回归效果和偏相关系数检验均极显著,表明林分平均高和每公顷株数对林分首次下层抚育间伐影响较大。精度检验表明模型系统误差较小,所建模型可以用于预估首次下层抚育间伐量。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遥感调查技术研究
岳彩荣
2003, 23(2): 44-48.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14
[摘要](804) [PDF 283KB](8)
摘要:
介绍了利用光谱响应特征阈值算法、有监和无监分类方法,结合人工目视解译进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信息提取的技术过程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分层次、多种信息提取方法进行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调查具有速度快、技术操作简单、可识别类型多的特点;对林地和水域的分类识别精度可达85%以上,但对山区农村居民地的面积难以准确提取,必须借助人工解译方法,并参考其他辅助资料才能获取。
YHS变换及其在遥感图像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杨为民
2003, 23(2): 49-52.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15
[摘要](715) [PDF 219KB](1)
摘要:
对彩色遥感图像进行判读,主要是根据地物在图像上的亮度、对比度、颜色和纹理等特征来识别。为了将人工识别的经验定量地引入计算机图像识别中来,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信息模式分类的YHS变换方法,并讨论了变换的物理意义和实际应用结果。
GIS空间数据模型与数据存储初探
杨雪银
2003, 23(2): 53-55,6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16
[摘要](715) [PDF 158KB](1)
摘要:
以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为对象,探讨了其空间数据模型的建立与空间数据存储的实现方法。
测量仪器对中方法研究
姜华根
2003, 23(2): 56-6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17
[摘要](678) [PDF 207KB](1)
摘要:
就测量仪器的垂球对中、光学对中、激光对中和强制对中的原理、操作方法和对中精度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并对光学对中和激光对中的操作方法从原理上给出了证明。
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研究
贝荣塔, 陈慧泉, 田昆
2003, 23(2): 61-64.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18
[摘要](707) [PDF 187KB](1)
摘要:
通过对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土壤的全面调查与分析研究,确认该自然保护区包括3个土纲、5个土类,土壤具有明显垂直分布的特点,且保护区土壤养分比较丰富,植被保护完好,具有很高的生态旅游价值。
银杏品种比较试验
黄佳聪, 岳元彦, 刘建成, 王保生, 刘菊芬
2003, 23(2): 65-67,8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19
[摘要](696) [PDF 167KB](3)
摘要:
银杏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郯城13号、郯城9号、永昌大白果品种表现良好,尤以郯城13号表现优良;大圆铃、佛手、郯城5号、界头大白果、曲石大圆白和腾冲大梅核品种间产量无显著差异。
华山松丛枝病初步研究
伍晓蔷, 张俊伟, 甘云浩
2003, 23(2): 68-7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20
[摘要](561) [PDF 130KB](1)
摘要:
对云南省华山松丛枝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云南省5个地、州2686.7hm2的华山松林中,有丛枝病发生的面积为1593.3hm2,占调查总面积的59.3%。华山松丛枝病严重影响华山松的种实产量,结果量和产粒量分别下降44%和27%。
华山松球果螟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
舒金平, 潘涌智
2003, 23(2): 71-75.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21
[摘要](750) [PDF 212KB](1)
摘要:
应用多个聚集度指标和Iwao,Talor等的回归分析法对华山松球果螟越冬代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越冬代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云南地区),聚集的原因是由害虫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所造成。在回归分析检验中,4种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但以La-m模型最优。
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研究
马骏, 王晋, 肖文美, 杜显武, 马林, 张毅宁
2003, 23(2): 76-8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22
[摘要](713) [PDF 220KB](2)
摘要:
实生繁殖、经营管理粗放是造成板栗产量低、品质差的重要因素。通过采取良种高接换冠,结合树体修剪、抚育施肥、栗粮间作、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对10~12年生低产栗园实施改造,产量由改造前的108.6kg/hm2提高到1260.45kg/hm2;2年生幼树经过嫁接改造提早2~3a结实。
3种人工培育木材化学成分与纤维形态的研究
邱坚, 杜官本, 保昆雁
2003, 23(2): 81-83,87.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23
[摘要](703) [PDF 185KB](1)
摘要:
对杨树351,黑荆树和喜树木材的化学成分与纤维形态进行了测定及分析,旨在为其用于制造人造板及制浆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3种木材综纤维素含量高,纤维形态好,纤维长度大,长宽比高,壁腔比小于1;分析认为3种木材均是生产纸浆、纤维板、刨花板的优质原料。
PLC在B230龙门刨床电气控制中的应用
李玮, 沈勇, 董军, 姚顺忠
2003, 23(2): 84-87.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24
[摘要](689) [PDF 175KB](1)
摘要:
利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对B 230龙门刨床电气控制系统进行电气改造的途径和方法,可为各机床使用厂家进行企业技术改造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综述
国内西番莲引种栽培现状及改良思路
王秀荣, 段安安, 许玉兰
2003, 23(2): 88-91,96.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25
[摘要](712) [PDF 216KB](1)
摘要:
通过回顾国内尤其是云南省西番莲引种及栽培情况,提出改良思路,即通过引种、杂交育种及无性系育种等,培育出适宜本地生长的西番莲品种;做好良种的保存和推广工作;加强西番莲生殖系统的研究和分子方法的应用,注重综合开发。
木兰科植物无性繁殖研究概况
黎明, 马焕成
2003, 23(2): 92-96.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2.026
[摘要](625) [PDF 217KB](4)
摘要:
概述了近年来木兰科植物无性繁殖的研究进展。木兰科植物中,鹅掌楸、紫玉兰及含笑属中的一些种扦插已获成功,但该科中的常绿树种生根率普遍低于落叶树种;嫁接技术相对较为成熟;组织培养较为薄弱,只见凹叶厚朴和鹅掌楸有组培成功的报道。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ISSN 2095-1914

CN 53-1218/S

Copyright © 2009《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滇ICP备10002112号-2

地址:云南昆明市白龙寺300号西南林业大学129信箱 邮编:650233

电话:0871-63863029/63862787 E-mail: swfcbjb@vip.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 技术支持:info@rhhz.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