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3卷3期

栏目

显示方式:          |     

论文
交叉接种后固氮放线菌基因稳定性研究
熊智, 张成刚, 张忠泽, 姜成林
2003, 23(3): 1-4.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3.001
[摘要](933) [PDF 207KB](1)
摘要:
放线菌Frankia与放线菌根植物在根瘤中共生的现象发生在8科24属被子植物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Frankia可分为4个族,其菌株对寄主植物有明显的偏好性。用大理旱冬瓜根瘤接种昆明和武定旱冬瓜幼苗,收集幼苗上的根瘤,再对幼苗接种数次。用武定旱冬瓜和川滇桤木幼苗做同样实验,最后对Frankia的16SrRNA基因进行ARDRA分析,发现接种幼苗根瘤中Frankia与接种根瘤中Frankia产生相同的16SrRNA基因ARDRA带型。
热解四甲基铵盐法在植物油脂肪酸组成测定中的应用
杨秀平, 张凤云, 翟梅枝, 陈凡
2003, 23(3): 5-7.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3.002
[摘要](804) [PDF 143KB](1)
摘要:
用热解四甲基铵盐法对植物油和脂肪酸直接甲酯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并与其他常规甲酯化法比较。结果表明:pH=7.0时,热解四甲基铵盐法更能反映植物油脂肪酸的含量;先皂化再甲酯化的常规方法不适于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测定;槭属植物种子油含有10%~20%的芥酸。
香格里拉大峡谷土壤资源现状分析
田昆, 贝荣塔, 莫剑锋, 陆梅, 常凤来
2003, 23(3): 8-12.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3.003
[摘要](855) [PDF 233KB](1)
摘要:
对云南西北部横断山系的香格里拉大峡谷土壤资源利用现状、土壤特性以及土壤利用格局改变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大峡谷土壤类型多样,林下土壤土层深厚,粘粒含量高,养分丰富。土壤发育过程以高山寒冷环境下的有机质积累为主,有机炭含量较高,20cm以下的土壤深层仍高达7.3%。尽管气候寒冷使土壤利用性能受到限制,但开发为农业利用土壤后表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从12.1%降至2.9%,耕后的撂荒地下降了5倍,过牧超载、自然干扰如火灾也引起土壤养分下降。针对土壤退化状况和土壤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了香格里拉大峡谷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护对策和措施。
不同基质与激素对北美红杉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李福秀, 包世勇, 王仕民
2003, 23(3): 13-16.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3.004
[摘要](853) [PDF 187KB](2)
摘要:
对北美红杉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采用3种基质26种处理的扦插试验表明:不同扦插基质对北美红杉的生根率、根长、根径及生根条数均产生显著影响。以4号基质(河沙:泥炭=2:1)扦插效果最佳,其次是12号基质(珍珠岩:泥炭=2:1),6号基质(山地红壤:腐殖质土=2:1)效果最差。试验还表明用植物激素处理北美红杉枝条,不同种类的激素及其浓度对应不同扦插基质的生根效果也不相同。4号基质以ABT30.075g/kg浸泡插穗基部2h的效果最佳,其次为NAA0.075g/kg;12号基质以ABT10.075g/kg效果最佳,其次为IBA0.1g/kg。
云南甜龙竹空中诱根育苗技术试验
普超云, 蒋志东
2003, 23(3): 17-19.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3.005
[摘要](804) [PDF 146KB](4)
摘要:
空中诱根是云南甜龙竹育苗方法之一。单因素(即立地条件)5水平(好、较好、中、较差、差)试验和诱根枝条生根后的圃地栽植试验证明:母竹所处的立地条件好坏是影响诱根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腐殖质土和山地红壤土,按1:1的比例充分混合作苗床基质可明显提高生根枝条圃地栽植成活率。1年生苗木可出圃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
云南大朝山水电基地生态环境规划研究
杨为民, 刘柯三, 庄忆, 樊国盛
2003, 23(3): 20-23.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3.006
[摘要](822) [PDF 180KB](1)
摘要:
根据规划区的现状与空间结构,在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将其规划为"帮旭生活与办公区、大坝与电厂生产区景观带、道路附属绿带、面山绿化区、农田防护林区、张家沟森林生态旅游区、大寨河山水游乐区、蓄水流域封山育林植被恢复区、喷浆区绿化处理区"等9个景观区。
MACD法和KDJ法预测森林可持续经营状态变化趋势
甄学宁, 彭玉玲
2003, 23(3): 24-27.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3.007
[摘要](850) [PDF 179KB](1)
摘要:
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不仅要掌握其在某一时点的状态,还要掌握其状态变化趋势。在讨论森林可持续经营状态测度值构成的时间序列的动态性、波动性和节律性的基础上,探讨了用离差指标法(MACD法)和随机指标法(KDJ法)预测森林可持续经营状态变化趋势、变化方向、变化速度和变化转折点的可行性,讨论了相关的周期参数,并进行了应用研究分析。
保山市云杉定量间伐研究初报
郑天爽
2003, 23(3): 28-32.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3.008
[摘要](833) [PDF 216KB](2)
摘要:
在对胆扎林区抚育间伐经营活动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出云杉胸径定量间伐标准表,说明轻度间伐可调整林分密度、促进林分生长、改善林分生态因子,从而获得良好的经营效果和生态效益。
生产森林绿色食品 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对我国西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思考
赵思东, 李贤忠, 张琳, 周建
2003, 23(3): 33-37.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3.009
[摘要](858) [PDF 211KB](1)
摘要:
西部是我国经济落后、生态脆弱地区,大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该地区农村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实施退耕还林,重在发展生态---经济持续林业,应走经济林无公害栽培,开发森林绿色食品之路。
黄连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问题探讨
李二六
2003, 23(3): 38-4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3.010
[摘要](892) [PDF 136KB](3)
摘要:
在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同时,如何使其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是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也是保护区管理工作探索的核心问题之一。以云南绿春黄连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在分析自然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协调发展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竹小爪螨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王炳英, 张飞萍
2003, 23(3): 41-43.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3.011
[摘要](832) [PDF 154KB](1)
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竹小爪螨卵群体在年生长季节中大多数时期呈聚集分布,仅4月上、中旬呈Poisson分布,年周期中表现出中度聚集→Poisson分布→高度聚集→低度聚集→中度聚集的变化规律;竹小爪螨活动螨群体除4月下旬呈Poisson分布外,其余时间均呈聚集分布,年周期中表现出中度聚集→Poisson分布→低度聚集→中度聚集的变化规律,且大多数期的聚集程度比卵低;旬平均气温、旬平均相对湿度、旬降雨量、旬天敌捕食螨量等4个因子与竹小爪螨卵群体和活动螨群体的???/x值相关分析表明:仅旬平均气温与竹小爪螨活动螨群体的空间分布型密切相关。
黑翅竹蝗生物学特性研究
和秋菊, 欧晓红, 易传辉
2003, 23(3): 44-47.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3.012
[摘要](905) [PDF 186KB](2)
摘要:
黑翅竹蝗在云南主要危害热性丛生竹。用调查、饲养和野外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翅竹蝗在云南思茅1年1代,以卵在土内越冬,次年5月中旬蝗卵开始孵化,若虫共5龄,在竹冠下杂草中取食和活动,蝗蝻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羽化为成虫,成虫8月上旬开始交尾,8月下旬产卵,雌雄性比为0.9:1。查明了该虫主要危害的寄主竹种有版纳甜龙竹、云南甜龙竹、油勒竹、黄竹和棉竹。防治应采取清理竹林杂草和翻土除卵,用生物杀虫剂适时防治,营造混交林等措施。发现并证实了黑翅竹蝗蝗蝻与其成虫共有的形态识别特征。
云南松毛虫生命表组建及其应用
许国莲, 谢开立, 柴守权, 罗芳, 刘文红
2003, 23(3): 48-51.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3.013
[摘要](876) [PDF 185KB](1)
摘要:
组建了云南松毛虫越冬代自然种群平均生命表,并对其进行了关键阶段的分析,结果表明:种群消长趋势指数(I)大于1,种群呈上升趋势;成虫期的变动趋势与总K值相一致,说明成虫期是影响越冬代种群消长的关键阶段。
雉鸡饲养早期死亡原因的初步分析
谭文彪
2003, 23(3): 52-54.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3.014
[摘要](859) [PDF 132KB](1)
摘要:
通过对饲养生产过程中雉鸡死亡数量、时间及原因的统计和分析,找出导致雉鸡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出现最多的时间,提出了降低雉鸡死亡率的办法。
基于TD200的低成本PLC网络监控系统
李明, 杨承
2003, 23(3): 55-57.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3.015
[摘要](839) [PDF 143KB](1)
摘要:
基于TD200的PLC的PPI网络监控系统,可作为一种低成本小型控制系统的开发模式。通过对木材干燥窑的模拟实验,详细叙述了其组成和特点。
HDPE管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刘远才
2003, 23(3): 58-6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3.016
[摘要](837) [PDF 143KB](3)
摘要:
现阶段我国市政工程中所用的排水、排污管主要为砼管。通过对HDPE管主要物理、化学特性分析,重点介绍了其施工工艺、施工中注意事项及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综述
现代生物技术在杨树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何承忠
2003, 23(3): 61-67.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3.017
[摘要](834) [PDF 304KB](2)
摘要:
杨树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已成为林木基因工程研究的模式植物。生物技术在杨树遗传改良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显示出生物技术的巨大发展潜力和美好前景。综述了生物技术在杨树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人工植被土壤水分状况与动态研究进展
李艳梅, 王克勤
2003, 23(3): 68-73.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3.018
[摘要](949) [PDF 264KB](1)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后,人工植被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都出现了土壤干化现象,而集水造林对改善土壤水分亏缺具有良好的效果。人工植被的土壤水分动态研究主要集中在季节动态和垂直动态两方面,土壤水分的运动定量化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研究主要围绕饱和-非饱和条件下运动参数的确定。土壤干化评价指标、水分环境负荷量、特定条件下树种结构和密度设计等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中国象甲科分类研究综述
李巧
2003, 23(3): 74-79.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03.03.019
[摘要](950) [PDF 265KB](4)
摘要:
象甲总科中国分类系统主要包括蔡邦华(1973)6科系统、赵养昌等(1980)5科系统、李鸿兴等(1986)14科系统及杨星科(1999)12科系统,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是赵养昌等的5科系统;象甲科中国分类系统主要包括蔡邦华(1973)16亚科系统、赵养昌等(1980)26亚科系统及李鸿兴等(1986)33亚科系统,国内广泛采用的是赵养昌等的26亚科系统。中国对象甲科的分类研究经历了西方学者研究阶段(1758-1927)、应用基础研究阶段(1928-1973)、系统分类奠基阶段(1974-1980)及系统分类发展阶段(1981年至今)4个时期。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ISSN 2095-1914

CN 53-1218/S

Copyright © 2009《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滇ICP备10002112号-2

地址:云南昆明市白龙寺300号西南林业大学129信箱 邮编:650233

电话:0871-63863029/63862787 E-mail: swfcbjb@vip.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 技术支持:info@rhhz.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