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9卷5期

显示方式:          |     

2019-05期目录
2019, 39(5): -.
[摘要](1735) [HTML全文] (670) [PDF 515KB](58)
摘要:
2019-05期封面
2019, 39(5): -.
[摘要](1355) [PDF 4788KB](32)
摘要:
研究论文
不同生长优势等级云南松针叶表型多样性分析
蔡年辉, 李亚麒, 许玉兰, 李伟, 汪梦婷, 陈诗, 王亚楠, 王大玮
2019, 39(5): 1-7. doi: 10.11929/j.swfu.201812060
[摘要](5800) [HTML全文] (2471) [PDF 852KB](249)
摘要:
为了充分了解云南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林分内优势木、中等木和劣势木3类不同生长优势等级的云南松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针叶表型性状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松针叶性状变异比较丰富,林冠层优势木7个针叶性状变异系数波动于13.28%~20.74%,平均16.96%;中等木波动于14.56%~20.00%,平均16.87%;劣势木的变化于13.41%~17.79%,平均15.58%。林冠层优势木7个针叶性状的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于1.342 4~1.427 0,平均为1.399 5;中等木变化于1.357 1~1.432 9,平均为1.394 1;劣势木为1.340 5~1.443 4,平均为1.412 7。不同生长优势等级间变异系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差异不明显,云南松各针叶性状平均表型分化系数均较低,平均9.85%,组间方差分量(6.67%)远低于组内方差分量(51.90%),组内变异是云南松针叶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综合来看,不同生长优势等级对云南松针叶表型多样性的影响较小。
叶面肥及生长调节剂对油茶雄蕊及坐果率的影响
袁小军, 钟秋平, 罗帅, 曹林青, 吴喜昌, 郭和平
2019, 39(5): 8-14. doi: 10.11929/j.swfu.201903122
[摘要](1370) [HTML全文] (377) [PDF 1048KB](37)
摘要:
以7年生长林4#油茶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于盛花期前喷施不同浓度配比的叶面肥及生长调节剂,分析其对油茶雄蕊形态特征及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喷施叶面肥及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花药形态特征及坐果率有显著影响。其中施用0.2 g/L H3BO3+0.10 g/L KH2PO4+0.10 g/L 2,4-D最有利于花药的生长且对花粉表面纹饰影响最大,施用0.2 g/L H3BO3+0.05 g/L KH2PO4+0.20 g/L 2,4-D对极轴长/赤道轴长影响最大;施用0.15 g/L H3BO3+0.15 g/L KH2PO4+0.20 g/L 2,4-D对油茶坐果率的增幅最大,增幅达27.93%,坐果率为42.88%。可见,花期喷施一定浓度配比的叶面肥及生长调节剂对油茶雄蕊形态特征及坐果率有促进作用。
中国沙棘人工林适宜平茬高度的探讨
高海银, 刘春红, 李倩, 王长成, 武小春, 吉生丽, 李根前
2019, 39(5): 15-20. doi: 10.11929/j.swfu.201904040
[摘要](1194) [HTML全文] (417) [PDF 709KB](17)
摘要:
采用单因素回归设计,在系统分析萌蘖更新效果对平茬高度响应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萌蘖再生率与平茬高度的回归方程,据此确定适宜的平茬高度。结果表明:随着平茬高度的增大,伐桩萌蘖存活率、根系萌蘖数量以及萌蘖生长、克隆扩散、生物量积累能力先升后降(或先升后稳),平茬高度为10 cm时最大。再生率与平茬高度的关系可用二次抛物线拟合,根据回归方程求导,最有利于中国沙棘人工林迅速恢复的平茬高度为10.0~12.0 cm,结果一致。
根癌农杆菌介导山葡萄VaCBF3基因转化欧美杨111的研究
冯连荣, 矫丽曼, 王占斌, 赵继梅, 尹杰, 宋立志, 梁德军
2019, 39(5): 21-27. doi: 10.11929/j.swfu.201811051
[摘要](2042) [HTML全文] (435) [PDF 970KB](16)
摘要:
以欧美杨111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进行了山葡萄VaCBF3基因的遗传转化,分析了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并对获得抗性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欧美杨111遗传转化过程中适宜的预培养时间为3 d,适宜菌液浓度为OD600为0.3~0.4,适宜侵染时间为2~4 min,适宜共培养时间为3 d。经过对转化子的PCR鉴定,获得4株阳性转基因植株,初步说明外源山葡萄CBF3基因已导入至欧美杨111号中,转化体系已成功建立。
云南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谢忠利, 李旦, 陈远书, 于相君, 古旭, 何承忠
2019, 39(5): 28-34. doi: 10.11929/j.swfu.201812020
[摘要](2052) [HTML全文] (407) [PDF 782KB](123)
摘要:
以未成熟云南松种子为研究材料,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进行合子胚发育状态观测,从外植体类型、采果母树基因型、培养基种类3方面探讨其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鉴定了胚性愈伤组织。结果表明:75%乙醇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2次,2%氯酸钠浸泡15 min,无菌水冲洗4~5次为种子最佳消毒方案;不同外植体类型对出愈率影响不显著,但对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具有极显著影响,取带胚乳的合子胚作为外植体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34.3%,而合子胚作为外植体时诱导率为14.3%;采用14种培养基接种,平均诱导率在2.2%~17.6%之间,其中接种于MLV+2, 4-D 2.0 mg/L+6-BA 1.0 mg/L+KT 1.0 mg/L+肌醇 0.1 g/L,1/2LM+2, 4-D 2.2 mg/L+6-BA 1.1 mg/L +AgNO3 3.4 mg/L+肌醇 0.1 g/L,DCR+6-BA 0.63 mg/L +KT 0.61 mg/L+NAA 2.0 mg/L+肌醇 0.2 g/L+麦芽糖15 g/L培养基的胚性愈伤诱导率分别为17.6%、17.6%、16.5%,表明该3种培养基适合于云南松的胚性愈伤诱导;8株云南松优株未成熟带胚乳合子胚的胚性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为5.1%~19.4%,最高的是076号云南松,最低的是075号云南松,表明基因型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具有极显著的影响。
不同水位下莼菜叶片气孔及光合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张依南, 张蔚, 田昆, 孙梅, 戴强, 管东旭, 李晖
2019, 39(5): 35-42. doi: 10.11929/j.swfu.201812017
[摘要](1650) [HTML全文] (473) [PDF 880KB](17)
摘要:
选择封闭型高原湖泊腾冲北海湿地莼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水位条件下莼菜的叶片解剖结构、光合生理特性及叶片气孔、叶脉与光合间的相关性,揭示莼菜水碳协调及水力平衡关系。结果表明:莼菜气孔长、宽、面积和气孔孔隙长的最高值均出现在低水位梯度,最低值出现在深水位梯度,而气孔密度和叶脉密度则与之相反;莼菜在低水位有更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光能利用率,而深水位则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深水位莼菜的强光利用能力和光合作用潜力均处于较弱水平;莼菜气孔密度与其光合气体交换参数间具有线性相关性,且气孔与叶脉存在协同变异关系,说明莼菜的叶脉对其叶片提供重要的支撑、抗风及抗浪能力。
保水剂与氮肥协同作用对绿竹抗性生理影响的综合评价
张迎辉, 陈礼光, 凡莉莉, 荣俊冬, 郑晶晶, 郑郁善
2019, 39(5): 43-50. doi: 10.11929/j.swfu.201901001
[摘要](810) [HTML全文] (390) [PDF 1027KB](12)
摘要:
以福建省沿海沙地木麻黄林下套种的2年生绿竹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保水剂与氮肥试验,测定不同处理对绿竹叶片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不同保水剂与氮肥处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保水剂与氮肥的施用能够提高绿竹抵御福建沿海沙地夏季高温干旱的能力。在夏季不同处理时期,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明显,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活性均在8月表现最低,9月表现最高,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在7月表现最低,8月表现最高。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作为保水剂与氮肥施用效果综合评价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A2B1和A1B3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该保水剂与氮肥处理综合效果优于其他处理。
2,4-D处理对大百合种子休眠解除及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
李凤荣, 李叶芳, 马诗雨, 关文灵
2019, 39(5): 51-57. doi: 10.11929/j.swfu.201812064
[摘要](991) [HTML全文] (455) [PDF 881KB](11)
摘要:
在筛选最佳浓度的基础上,利用液质联用色谱法,测定不同层积时期种子赤霉素、生长素和脱落酸的含量,分析3种激素及其相互作用在种子休眠解除中的动态变化,探索内源激素在大百合种子休眠解除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层积时间的增加,大百合胚的长度随之增长,层积135 d时,5 mg/L 2,4-D处理的胚长高出CK 9.03 %。在5 mg/L 2,4-D处理下胚生长率最高,达到82%,发芽起始时间最早,为4 ℃下14 d后;发芽率最高,达75.33%。在层积过程中,CK和2,4-D处理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在生长素、赤霉素含量上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生长素含量在层积60 d时达到峰值,CK 比2,4-D处理高出516.66 ng/g,赤霉素含量在层积120 d时达到峰值,2,4-D处理比CK高出52.17 ng/g。生长素与脱落酸、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的比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层积60 d时,生长素与脱落酸的比值达到峰值,CK比2,4-D处理高了49.24,层积120 d时,2,4-D处理的生长素与脱落酸的比值比CK 高出10.53,在层积120 d时,赤霉素与脱落酸的比值达到峰值,2,4-D处理高于CK处理1.63。可见,5 mg/L 2,4-D处理为最佳浓度,有利于种子休眠解除和萌发。脱落酸含量的变化与大百合种胚的发育呈负相关,生长素和赤霉素可能是促进大百合种子休眠解除的主要调节物质。
西藏东达山3种嵩草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比较
孙晓红, 杨春娇, 张大才
2019, 39(5): 58-65. doi: 10.11929/j.swfu.201812021
[摘要](959) [HTML全文] (420) [PDF 1057KB](13)
摘要:
为研究3种嵩草属植物叶片形态解剖特征,采用石蜡切片法,分析叶片表皮、叶肉、叶脉等解剖结构的差异,并比较分析叶片不同部位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3种嵩属草植物叶表皮近、远轴面均由1层表皮细胞组成,线叶嵩草表皮细胞最大,其次为高山嵩草,大花嵩草最小。大花嵩草近轴面主脉凹陷处存在泡状细胞,高山嵩草和线叶嵩草近轴面无泡状细胞。3种嵩草叶表皮均具有较厚的角质层,近轴面角质层均厚于远轴面,线叶嵩草角质层最厚,其次是高山嵩草,大花嵩草最薄。叶肉没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但有发达的气腔。机械组织和维管束占叶片横切面面积的比例均较小,线叶嵩草最大,高山嵩草次之,大花嵩草最小。线叶嵩草维管束鞘总面积最大,高山嵩草次之,大花嵩草最小。3种嵩草属植物叶片不同部位解剖结构均存在差异,其中高山嵩草在叶片不同部位中存在极显著差异的结构最多,线叶嵩草次之,大花嵩草最少。可见,3种嵩草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差异显著,可以作为分类学的重要依据;均具有典型的旱生植物特点,线叶嵩草和高山嵩草有较厚的角质层,而大花嵩草通过较小的表皮细胞和泡状细胞响应生境干旱化。
生态因子对大理苍山种子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杨涛, 尹志坚, 李新辉
2019, 39(5): 66-74. doi: 10.11929/j.swfu.201812044
[摘要](864) [HTML全文] (393) [PDF 1011KB](24)
摘要:
运用物种丰富度、Shannon指数表征alpha(α)多样性,用Bray-curtis指数表征beta(β)多样性,同时运用距离矩阵多重回归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探讨大理苍山种子植物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与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坡度、坡向、岩石类型和土壤类型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苍山地区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与属丰富度分布格局相同,且丰富度与海拔高度呈单峰曲线关系,属最大丰富度在海拔2 000 m左右,物种最大丰富度在海拔2 500 m左右;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与各环境因子之间显著相关;对α多样性来讲,年平均降水量和岩石类型联合的相对解释能力最大,两者共同解释比例为85%;β多样性的解释能力最强的为年平均降水量,其解释率为83%,岩性的解释率为78%,两者共同作用的解释率为88%。因此,本研究表明研究区域的种子植物多样性主要是由气候、土壤以及地形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无论是α还是β多样性,环境变量的解释量都占了绝大部分,故推测生态位作用对本区群落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影响。
大兴安岭森林演替过程中凋落物分解与DOC释放研究
潘思涵, 程宇琪, 杜浩, 杨宇娜, 王雨晴, 张成福
2019, 39(5): 75-83. doi: 10.11929/j.swfu.201903120
[摘要](2518) [HTML全文] (439) [PDF 851KB](115)
摘要:
基于“空间代替时间”法,在大兴安岭火烧后森林演替下的草丛、灌丛、白桦林、白桦落叶松林和落叶松林5个阶段样地的3个分层凋落物中,分别设置36、24、12 ℃ 3个温度梯度进行培养试验,测定凋落物析出的DOC浓度及剩余量,分析不同森林演替阶段不同凋落物层凋落物分解和释放DOC的动态。结果表明:凋落物分解速率和DOC释放量随演替序列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随着温度升高,凋落物分解速率加快,DOC释放量增加;凋落物分解速率和DOC释放量呈现为未分解层大于酵层和腐殖质层。森林演替过程、温度、凋落物分层对于凋落物分解和DOC的释放有重要影响。
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碳贮量与分配格局
何咏梅, 李伟, 杨丹荔, 罗辑
2019, 39(5): 84-91. doi: 10.11929/j.swfu.201811044
[摘要](1522) [HTML全文] (331) [PDF 973KB](116)
摘要:
在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的植被演替序列典型地段依次设置8块样地,通过调查生物量,测定含碳率,计算碳贮量,分析演替过程不同阶段各个碳库变化过程,探索原生演替序列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原生演替序列8个样地的碳贮量分别为4.36、51.29、122.08、145.86、169.08、226.55、321.02、346.10 t/hm2,其中乔木层和土壤层碳贮量在整个演替序列上所占比例均超过85%。土壤所占比例随演替进行持续增加,由S1的21.20%增加到S8的41.86%;乔木所占比例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由S1的66.37%下降到S8的52.16%;其余各层在各个阶段所占比例较小。通过对海螺沟冰川退缩区植被演替序列各个阶段植被含碳率和碳贮量的测定,构建了原生演替不同阶段的碳分配和碳贮量格局,对研究原生演替过程中的碳循环以及植被恢复都有积极意义。
塔里木河干流胡杨林下土壤的水盐特征研究
杜伟宏, 管文轲, 霍艾迪, 易秀, 韦红
2019, 39(5): 92-99. doi: 10.11929/j.swfu.201812057
[摘要](748) [HTML全文] (423) [PDF 1143KB](9)
摘要:
基于塔里木河干流不同生境胡杨林10个采样点的土壤样品和胡杨胸径等调查情况,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塔里木河干流不同胡杨下土壤的水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呈增加趋势,不同土层深度的含水量不存在显著差异。距塔里木河干流横向距离越近,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越高,土壤含盐量有增加的趋势。土壤含水量为16.75%~18.76%、土壤总盐量为0.08%~0.47%,有胡杨幼苗生长;土壤含水量为4.55%~16.75%、总盐量为0.47%~1.36%,大龄胡杨所占比例较大;土壤含水量低于4.55%、总盐量超过1.36%,胡杨呈老龄化趋势。塔里木河干流不同胡杨下土壤水盐存在一定差距,在胡杨的自然更复壮中,灌溉、排盐至关重要。
基于信息熵与层次分析法的石漠化形成驱动因素分析
刘鹏, 张紫霞, 杨波, 王妍, 刘云根, 李乡旺, 张叶飞
2019, 39(5): 100-109. doi: 10.11929/j.swfu.201812035
[摘要](1075) [HTML全文] (457) [PDF 1059KB](18)
摘要:
以喀斯特石漠化分布较多的地区云南县域尺度石漠化分布为研究对象,探讨影响土地石漠化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子,采用信息熵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驱动因子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石漠化发生发展的驱动因素重要性排序为人口数量(0.278)>农业生产(0.223)>工业活动(0.187)>经济因素(0.123)>气候因素(0.080)>土壤因素(0.044)>地形地貌(0.043)>植被因素(0.023);人口自然增长率、土地利用方式、采矿挖煤、地区生产总值、人口密度和陡坡耕作是石漠化形成的核心驱动因素;云南省中、高山地区是石漠化最为集中的区域,石漠化土地面积达280.3万hm2,占全省石漠化土地面积的97.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的林地及耕地类型下石漠化面积分布最广,为184.6万h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64.1%。从土地石漠化的成因来看,过度樵采和毁林(草)开荒造成的石漠化面积最多,程度也最严重。
基于TanDEM-X数据的林分平均高反演方法研究
蔡耀通, 林辉, 孙华, 张猛, 龙江平
2019, 39(5): 110-117. doi: 10.11929/j.swfu.201903121
[摘要](905) [HTML全文] (399) [PDF 1585KB](15)
摘要:
以TanDEM-X /TerraSAR-X HH单极化干涉对和GF-2遥感数据为基础,提出结合极化干涉与混合像元分解技术的改进差分法来反演林分平均高,并利用外业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以植被丰度校正冠层高度模型,林分平均高的估测精度和R2值得到大幅提高,均方根误差也随之降低。因此,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有效降低林分低郁闭度产生的混合像元作用对林分平均高反演的影响,提高林分平均高的反演精度。
勐海县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邓清, 欧朝蓉, 邓志华, 郑买富, 孙仕仙, 李春阳, 马英杰
2019, 39(5): 118-126. doi: 10.11929/j.swfu.201812018
[摘要](1594) [HTML全文] (403) [PDF 2628KB](123)
摘要:
基于2009—2015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综合运用监督分类和目视修正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景观格局指数,对勐海县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5年,勐海县林地面积减少了134.9 km2,主要是转换为园地和旱地;农田和水域面积减少了64.14 km2,主要是转换为旱地、林地和园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18.92 km2,主要是由旱地、林地和农田转换而来。林地景观的连通性较好,在总体景观中占主导作用,旱地、园地和水域的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农田、建设用地的景观破碎度在逐年变高;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大,各种景观类型在面积分布上更加均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是影响勐海县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
基于清查数据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准确性分析
刘智军, 朱丽艳, 吴恒, 孔雷
2019, 39(5): 127-135. doi: 10.11929/j.swfu.201812032
[摘要](876) [HTML全文] (321) [PDF 986KB](14)
摘要:
立地质量的准确评价是森林科学经营的前提,本研究采用四川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筛选符合建模要求的样本,建立树高和蓄积量生长模型,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因子间基准年龄时林分蓄积量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立地质量评价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建立的林分树高和蓄积生长曲线簇能反映不同条件下林分生长差异;海拔、坡度、土壤类型、砾石含量和植被类型会极显著影响立地质量;立地质量评价方法准确性地位级指数优于多元地位指数和森林类型指数,多元地位指数与森林类型指数评价准确性无显著性差异。
基于多尺度纹理与光谱特征的马尾松毛虫虫害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亓兴兰, 肖丰庆, 刘健, 张李平
2019, 39(5): 136-143. doi: 10.11929/j.swfu.201811056
[摘要](817) [HTML全文] (388) [PDF 882KB](10)
摘要:
以福建沙县为研究区,融合SPOT-5多光谱影像与全色影像,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法提取纹理量,与光谱波段组合,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提取虫害信息,探讨纹理特征对于虫害监测信息提取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合多尺度纹理与光谱特征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其虫害信息提取总精度最高,为80.48%;结合单尺度纹理与光谱特征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方法,其虫害信息提取总精度次之,为78.81%;基于光谱特征的最大似然法,其虫害信息提取总精度最低,为70.48%。结合多尺度纹理与光谱特征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方法,其图面表现也较好,减少了图面的细碎斑点。因此,提取多尺度纹理与光谱特征结合,丰富了图像信息量,有助于提高虫害信息的提取精度。
桂东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的安全格局分析
张秀红, 李明阳, 刘雅楠, 李超
2019, 39(5): 144-150. doi: 10.11929/j.swfu.201901019
[摘要](824) [HTML全文] (352) [PDF 972KB](12)
摘要:
以湖南省桂东县为例,划定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区域;提取物种栖息地作为生态源地,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建立阻力面,识别物种迁移廊道和战略节点;构建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安全格局,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提出建议。结果表明:桂东县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区域面积为819.52 km2,主要由林地和湿地组成;通过阻力面的构建,共识别战略点4个;生态廊道4条,廊道总长度为186.58 km;依据战略节点、生态廊道和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分布,构建了“战略节点—生态廊道—珍稀野生动物区”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框架,可为野生动物保护规划提供参考。
滇东北地区华山松与云南松的地表凋落物载量及火强度对比研究
徐伟恒, 吴超, 杨磊, 徐盛基, 秦明明, 王秋华
2019, 39(5): 151-156. doi: 10.11929/j.swfu.201902072
[摘要](988) [HTML全文] (413) [PDF 809KB](27)
摘要:
通过调研、布设样地样方、取样方可燃物等过程,将滇东北地区的优势树种华山松、云南松的地表凋落物划分为枯枝、凋落物上层和凋落物下层3个层级,分别收集后在实验室燃烧床上分别以下坡点火和上坡点火的方式,模拟实际森林样地坡度的上坡火和下坡火的燃烧状况,测定其不同点火方式的火行为参数。结果表明:云南松的地表凋落物烧除率远远高于华山松地表凋落物的烧除率,二者可燃物载量除凋落物下层外基本保持一致,热辐射值也基本一致,但二者均低于弱强度火界定值500 kW/m。因此,当前滇东北地区难以形成树冠火。
昆明重大森林火灾火烧迹地可燃物研究
闫想想, 王秋华, 李彩松, 李晓娜, 李世友, 韩永涛
2019, 39(5): 157-164. doi: 10.11929/j.swfu.201811023
[摘要](2638) [HTML全文] (652) [PDF 1011KB](130)
摘要:
为评估火烧迹地内可能再次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以及潜在火行为等,对西山区团结街道小妥吉村10多年后的重大森林火烧迹地进行外业调查,通过设置样地,测量样地内植被高度、盖度、冠幅等,采集样地内可燃物,包括地盘松幼、中林,光叶石栎的地表可燃物,紫茎泽兰的整个植株,在实验室测定并计算可燃物的载量、热值、灰分含量和火强度等。结果表明:地盘松幼林、中林,光叶石栎,紫茎泽兰的可燃物载量分别为0.40、0.44、0.47、1.13 kg/m2,4种林型的灰分含量分别为2.64%、2.24%、6.52%、2.25%,热值分别为20 730、21 510、20 557、19 138 kJ/kg,火强度分别1 426、1 590、745、524 kW/m;均属于中、低强度火,在有火源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再次发生重大森林火灾。
研究简报
澳洲坚果不定芽诱导及生根培养研究
邹家通, 罗一然, 韩国伟, 何小帆, 和润喜, 何承忠
2019, 39(5): 165-169. doi: 10.11929/j.swfu.201901044
[摘要](1435) [HTML全文] (409) [PDF 660KB](15)
摘要:
以澳洲坚果品种‘H2’幼苗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材料,分别采用WPM、MS、1/2MS培养基,分析添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配比对腋芽启动、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茎段腋芽启动的培养基为WPM + 6-BA 2.0 mg/L + IBA 1.0 mg/L + AC 200 mg/L,诱导系数为3.51,腋芽萌发后生长健壮;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 6-BA 2.0 mg/L + KT 0.5 mg/L,增殖系数达3.49;组培苗诱导生根培养基为1/2MS + 6-BA 0.2 mg/L + IBA 0.5 mg/L + ABA 0.5 mg/L + AC 200 mg/L,生根率为42.2%。
柠条锦鸡儿多倍体诱导与鉴定
吴昊, 郭涛, 张婧, 董婷婷, 张金凤
2019, 39(5): 170-176. doi: 10.11929/j.swfu.201811010
[摘要](1012) [HTML全文] (312) [PDF 872KB](21)
摘要:
以柠条锦鸡儿为试验材料,通过L16(45)正交试验设计,建立柠条多倍体诱导体系,设置秋水仙素浓度、细胞分裂素浓度、胚根长度、及秋水仙素诱导方法,通过观察根尖形态指标和显微镜比较染色体数量,筛选和验证出一种诱导多倍体柠条锦鸡儿种子的最佳处理组合,建立新的诱变体系。结果表明:采用0.02%秋水仙素,0.01%细胞分裂素,2 mm胚根长度和包埋法来处理柠条胚根,诱导效果最佳,诱导率为56%。0.01%以内的细胞分裂素浓度可提高柠条胚根的诱导率,0.01%~0.03%的细胞分裂素浓度对诱导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比利时杜鹃与几种野生杜鹃杂交亲和性研究
李叶芳, 尹杨萍, 杜娟, 关文灵, 杨婷
2019, 39(5): 177-181. doi: 10.11929/j.swfu.201901046
[摘要](904) [HTML全文] (319) [PDF 642KB](9)
摘要:
以比利时杜鹃为母本,常绿杜鹃亚属、映山红亚属、杜鹃亚属、糙叶杜鹃亚属、羊踯躅亚属的11个野生种及1个栽培种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研究,对父本花粉活力进行测定,并对杂交坐果率、结实率和种子萌发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杜鹃属植物远缘杂交的亲和性。结果表明:比利时杜鹃与不同的杜鹃杂交,其坐果率、结实率及种子萌发率各不相同,反映出不同的杂交亲和性。其中露珠杜鹃、云上杜鹃、富源杜鹃、马缨杜鹃、基毛杜鹃作为父本杂交,未得到杂交种子,属于杂交不亲和;云锦杜鹃、映山红、羊踯躅、金踯躅作为父本杂交具有较高的坐果率、结实率及种子萌发率,杂交亲和性强;大白花杜鹃、高尚杜鹃及云南杜鹃作为父本杂交具有弱亲和性。
昆明地区油用牡丹‘凤丹’引种适应性研究
谢虹, 马骏, 尹江, 宋升治, 王飞
2019, 39(5): 182-188. doi: 10.11929/j.swfu.201810046
[摘要](1538) [HTML全文] (402) [PDF 622KB](115)
摘要:
通过观测昆明地区5个试验地中‘凤丹’的保存率、生长情况、开花结实率相关生物性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海拔、土壤、林分、郁闭度对‘凤丹’生长的影响,研究‘凤丹’在昆明种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海拔约为1 900~2 600 m的试验中,‘凤丹’生长差异不明显。在胶泥土、腐殖土、红壤中,次年保存率、开花率、结实率生长差异不明显,但在腐殖土中果荚生长最好。在郁闭度为0.4的不同林分中,‘凤丹’生长差异不明显。当林分郁闭度小于0.5时,不同郁闭度对生长量、开花、结实的影响也小,但当各林分郁闭度大于0.5时,开花、结实、新枝生长量与林分郁闭度小于0.5时的对应指标相比影响较大,且‘凤丹’生长情况与郁闭度呈负相关。因此,在昆明海拔约为1 900~2 600 m地区栽种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黏性土、腐殖土、红壤中可以开花、结实,植株光照生态幅相对较宽,且适当遮阴利于植株生长。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ISSN 2095-1914

CN 53-1218/S

Copyright © 2009《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滇ICP备10002112号-2

地址:云南昆明市白龙寺300号西南林业大学129信箱 邮编:650233

电话:0871-63863029/63862787 E-mail: swfcbjb@vip.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 技术支持:info@rhhz.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