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8卷5期

显示方式:          |     

研究论文
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多歧苏铁生理影响研究
郑艳玲, 马焕成
2018, 38(5): 1-6.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01
[摘要](1326) [HTML全文] (646) [PDF 1189KB](62)
摘要:
以多歧苏铁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高温、干旱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对多歧苏铁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后,色素含量无显著变化;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以及电子传递速率均比CK显著下降,且高温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低于干旱处理;干旱处理后的光系统Ⅱ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和光化学淬灭系数均与对照无显著变化,但高温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后光系统Ⅱ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显著升高,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降低,且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后光系统Ⅱ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显著高于高温处理。高温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后,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但干旱处理后其含量无显著变化。高温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干旱和干热复合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各种胁迫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并无显著变化,但高温和干旱胁迫处理后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因此,干旱对多歧苏铁的影响最小,干热复合胁迫对其影响最大,抗氧化酶在多歧苏铁抗高温、干旱和干热复合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
镉胁迫对洋常春藤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自海云, 李琬婷, 程小毛, 黄晓霞
2018, 38(5): 7-12.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02
[摘要](1599) [HTML全文] (745) [PDF 1208KB](38)
摘要:
以洋常春藤扦插苗作为实验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不同浓度的CdCl2溶液水培处理,测定并分析镉胁迫对其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镉胁迫下,洋常春藤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叶绿素a/b比值显著升高,且变化程度随着镉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浓度20、80 μmol/L的镉胁迫下,洋常春藤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光系统Ⅱ潜在最大光化学效率、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非光化学淬灭、光化学淬灭、电子传递速率无显著变化,说明在浓度小于80 μmol/L的镉胁迫下洋常春藤叶绿素荧光参数光系统Ⅱ光合机构功能状态良好。而在浓度200、400 μmol/L的镉胁迫下,尤其是400 μmol/L时,可导致其光合机构受损,表现为潜在最大光化学效率、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非光化学淬灭和电子传递速率的显著降低,叶片初始荧光显著升高,说明此浓度的镉胁迫对洋常春藤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光系统Ⅱ光合机构功能有抑制作用。
六盘山生态移民迁出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杨君珑, 李小伟, 曹兵, 张维江
2018, 38(5): 13-19.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03
[摘要](1244) [HTML全文] (658) [PDF 1131KB](6)
摘要:
为了揭示宁夏六盘山生态移民迁出后,植被恢复模式对弃耕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7种植被恢复模式(青海云杉+油松+河北杨、刺槐+油松、旱柳+刺槐+山杏、油松+山杏、刺槐+山杏+紫花苜蓿、油松+旱柳+红豆草、自然恢复)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土壤养分指标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养分特征存在显著差异,Ⅱ-1模式(旱柳+刺槐+山杏)利于土壤表层氮元素和有机质的积累,而CK土壤养分含量较低,不利于土壤养分积累。2)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也存在显著差异,Ⅰ-1模式(青海云杉+油松+河北杨)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要优于其他模式;而Ⅰ-2模式(刺槐+油松)不利于土壤酶活性的提高。3)土壤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和土层间均无显著差异,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均与土壤养分指标无显著相关性。而蔗糖酶分别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4)土层间土壤养分特征和土壤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研究表明该地区合理配置人工林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养分积累和酶活性的促进作用要优于自然恢复模式。因此,通过人工合理构建植物群落结构,定向恢复到稳定群落阶段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
木醋液对樟幼苗土壤特性的影响
韩浩章, 张丽华, 王晓立, 李素华, 张颖, 王芳
2018, 38(5): 20-26.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04
[摘要](1242) [HTML全文] (753) [PDF 1133KB](32)
摘要:
为研究木醋液对改善樟幼苗土壤的效果,以1 a生盆栽樟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施用0% (CK)、0.2%、1%、5%浓度的木醋液,检测其幼苗栽培土壤的pH值、电导率值、有机质含量,分析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中性磷酸酶和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木醋液浓度的处理在培养初期均可提高樟幼苗土壤转化酶、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抑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培养35 d后,1%浓度木醋液处理对改善樟幼苗土壤环境效果最好,其pH值比对照低1.75%,电导率值分别比对照低2.85%,中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41.85%,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高31.97%,转化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71.72%,脲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9.92%,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67.32%,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76.85%。因此,1%为木醋液改善樟幼苗土壤特性的最佳浓度。
15个北方杨树栽培品种倍性检测与SSR遗传分析
张金旺, 李代丽, 尚峰男, 阿茹娜, 铁龙, 王君, 姜鹏
2018, 38(5): 27-33.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05
[摘要](1260) [HTML全文] (617) [PDF 3062KB](3)
摘要:
为丰富杨树栽培品种的遗传信息,收集了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栽培的15个杨树栽培品种,在分析其倍性水平的基础上,利用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对这些品种进行了SSR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黑林1号杨’和‘白林3号杨’均为三倍体,表明在北方地区栽培的杨树品种中存在三倍体种质;利用筛选的12对引物共扩增出106个等位变异,多态性等位变异105个,特异性等位变异46个,多态性等位变异和特异性等位变异分别占99.06%和43.40%。依据各引物的等位位点特征,选择LG1926和LG1937这2对引物,可将15个品种进行有效区分,并为每个品种构建了SSR指纹图谱;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各品种间的相似系数为0.622 6~0.886 8,平均相似系数为0.733 7。
思茅松SSR-PCR反应体系优化研究
王大玮, 保云莹, 唐红燕, 段安安, 蔡年辉, 许玉兰, 周军, 李思广
2018, 38(5): 34-37.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06
[摘要](1330) [HTML全文] (630) [PDF 3686KB](6)
摘要:
以思茅松杂交亲本JG1号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影响SSR-PCR反应体系的主要因子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一套最佳思茅松SSR-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25 μL最佳反应体系中,各组分最佳含量分别为Mg2+ 2.0 mmol/L、DNA 60 ng、引物0.50 μmol/L、Taq DNA聚合酶0.25 U、dNTP 0.20 mmol/L。利用11份个体对此SSR反应体系进行验证,获得扩增谱带清晰且多态性较好,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
椰子织蛾转录组分析
徐志文, 任雪敏, 王俊, 张枝全, 刘乃勇, 阎伟, 朱家颖
2018, 38(5): 38-45.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07
[摘要](1149) [HTML全文] (560) [PDF 1876KB](10)
摘要:
为获取入侵性检疫害虫椰子织蛾的基因信息,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害虫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经拼接共获得了37 416条unigenes,平均长度为803 bp,N50为1 415 bp;通过BlastX比对,有19 154条unigenes(51.19%)成功在Nr中被注释。在Nr中成功注释的unigene,与黑脉金斑蝶同源性最高,达到68.45%;在GO注释中,共有14 131(37.76%)条unigenes被成功注释到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3大类的54个分支;在COG数据库中,成功注释的8 606条unigenes被注释到26个分类;在KEGG中,共有6 171条(16.49%)unigenes被注释到5大类通路的260条途径上。基于构建的转录组数据库,鉴定得到3 248个微卫星。
基于流式细胞术的15个油茶品种基因组测定研究
杨晓兰, 佟岩, 雷小林, 徐林初, 高立志
2018, 38(5): 46-51.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08
[摘要](1405) [HTML全文] (692) [PDF 2006KB](35)
摘要:
以15个油茶品种的嫩叶为材料,用基因组大小水稻日本晴为内标,筛选出适合油茶的流式细胞术估测基因组大小的方法。结果表明:经解离液的反复筛选,改良的Otto法对油茶细胞核的解离效果最佳,内标水稻与待测样品油茶的变异系数(CV)均控制在6%以内;细胞悬液在加入PI染色剂10 min后便可上机检测,15个油茶品种的基因组大小范围为6 411.99~9 398.58 Mbp,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
穗条尺寸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杉木扦插生根的影响
周新华, 姚甲宝, 肖智勇, 曾平生, 周默, 李家彧
2018, 38(5): 52-57.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09
[摘要](1327) [HTML全文] (608) [PDF 1129KB](13)
摘要:
以杉木1年生新促萌穗条为试验材料,采用穗条尺寸、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3个主要因素进行试验,分析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杉木扦插生根指标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组合的扦插生根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个主因素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对杉木扦插生根指标影响最大,除对不定根数的影响为显著水平外,对其他所有生根指标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其次,除对最长不定根长和根系直径影响不显著外,对其他所有生根指标影响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穗条尺寸影响最小,仅对部分生根指标影响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双因素交互作用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交互作用最大,对除根系直径外的所有生根指标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穗条尺寸×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交互作用其次,穗条尺寸×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交互作用最小,两者仅对部分生根指标有极显著或显著的影响。当穗条尺寸为A3(直径4.00~5.49 mm,长度11.0 cm)、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为IBA、浓度为100 mg/kg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为0.881 5;其生根率、腐烂率和最长不定根长的平均隶属函数值1.000 0在所有组合中最大,愈伤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923 7,在所有组合中排名第2位,综合表现为生根效果最好的组合。
不同抚育措施对尾巨桉人工林生长动态及其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于洋洋, 廖博一, 程飞, 林俊平, 蔡泉星, 刘爱琴
2018, 38(5): 58-64.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10
[摘要](1273) [HTML全文] (633) [PDF 1125KB](7)
摘要:
为研究块状和扩穴连带2种抚育措施对尾巨桉人工林乔木层及林下植被生长的动态影响,选择福建省华安县西陂国有林场的尾巨桉人工林进行3 a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2种抚育措施下的尾巨桉人工林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差异均显著,扩穴连带抚育处理的尾巨桉人工林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均最高;2种抚育措施的尾巨桉人工林林下植被存在差异,块状抚育处理在增加林下植被数量上有较大优势;2种抚育措施林下植被丰富度、群落盖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大的均是块状抚育处理。因此,以尾巨桉生长量为主因子时,建议采用扩穴连带抚育;以林下植被为主因子时,建议采用块状抚育。
不同择伐方式云南松针叶表型多样性比较
蔡年辉, 杨博宁, 王亚楠, 汪梦婷, 许玉兰, 李根前
2018, 38(5): 65-7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11
[摘要](1335) [HTML全文] (658) [PDF 1117KB](6)
摘要:
为探析云南松不同择伐方式下的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对不同择伐方式下的云南松针叶表型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云南松针叶性状在不同择伐方式群体间、群体内均具有极显著差异;云南松针叶性状变异系数波动于14.28%~22.04%,平均为17.83%。云南松群体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11.38%,群体间变异小于群体内变异,即群体内变异是云南松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群体间Shannon-Wiener′s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小。因此,不同择伐方式对云南松针叶表型多样性的影响较小。
5种楠属植物的叶片形态特征及其金属元素含量的比较
黄承石, 张银, 费越, 胡蝶
2018, 38(5): 71-75.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12
[摘要](2006) [HTML全文] (674) [PDF 1415KB](5)
摘要:
以白楠、紫楠、桢楠、浙江楠、闽楠5种楠属植物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外观形态特征和表皮细胞结构,分别测定其叶面积、滞尘液的pH值和EC值及重金属元素Fe、Cu、Pb、Cr、Cd含量等指标, 综合评定5种楠属植物滞尘能力的大小。结果表明:5种楠属植物叶片上表面均无毛,下表面有短柔毛或长柔毛;其叶片表皮细胞大小不一,白楠最大,桢楠最小;叶片面积紫楠最大,桢楠最小;pH值紫楠最大,闽楠最小;EC值桢楠最大,紫楠最小;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初步判定其滞尘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桢楠>浙江楠>白楠>紫楠>闽楠。
曲靖翠峰山云南含笑的叶部变异研究
郝佳波, 司马永康, 陈潜娥, 付玉嫔, 祁荣频, 耿云芬
2018, 38(5): 76-83.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13
[摘要](1424) [HTML全文] (670) [PDF 2425KB](36)
摘要:
为掌握云南含笑的叶部变异规律,以曲靖翠峰山天然分布的云南含笑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9株45枝共316片叶进行观测,分析了云南含笑叶部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云南含笑叶部所有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0.86%~56.85%,其中痕柄长比的变异系数最小,叶片基部形状的变异系数最大;除基宽比、顶宽比和叶片形状外,云南含笑叶部的其他性状无论枝间还是株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云南含笑叶部性状的信息主要集中于叶片长度、宽度、长宽比、基顶长比和叶柄长度等5个性状。
5种水东哥属(猕猴桃科)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分类学意义
李璐, 杨晨璇, 罗艳, 向建英
2018, 38(5): 84-89.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14
[摘要](1476) [HTML全文] (614) [PDF 4761KB](11)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5种水东哥属(猕猴桃科)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5种水东哥的花粉均为长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花粉形态小,属小型花粉粒。花粉形态在种间变异较大,可作为属内种间分类的依据,如萌发沟为三孔沟型或三拟孔沟型;矩形内孔有或无;花粉外壁纹饰多样,有细孔、粗网孔或穴状穿孔的皱波状纹饰。水东哥属的花粉形态特征在猕猴桃科中及其近缘类群中较为独特,具有重要的系统分类学意义。
陕南不同产地核桃综合性状评价
费昭雪, 彭少兵
2018, 38(5): 90-96.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15
[摘要](1187) [HTML全文] (624) [PDF 1704KB](5)
摘要:
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我国核桃资源,对陕西南部地区的镇安、柞水、商州、山阳等地核桃外观性状、营养成分以及核桃油中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进行测定,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地的核桃油脂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1个核桃样品果实大小、单果质量核仁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外观为圆形的山阳核桃果实纵径最大,镇安果实横径最大;柞水核桃在果实纵径表现最小,但单果质量和仁质量最大。不同产地核桃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主要含有亚油酸;其次是油酸、亚麻酸和棕榈酸,硬脂酸含量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远高于饱和脂肪酸,其中又以多不饱和脂肪酸居多。但不同样品间各脂肪酸含量有显著差异,在所有核桃油脂肪酸组成中,T1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T11最低。依据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对核桃样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核桃分为3类,T7、T10、T11为低亚油酸类;T1、T8和T9为高亚油酸类;其余样品为亚油酸含量中等类。
云南主栽核桃品种坚果品质比较及综合评价
刘娇, 范志远, 贠新华, 杜春花, 张雨, 徐亮, 冯倩
2018, 38(5): 97-102.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16
[摘要](1205) [HTML全文] (617) [PDF 1102KB](35)
摘要:
以云南8个主栽核桃品种的坚果作为实验材料,分别对坚果品质指标进行LSD差异显著性分析、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核桃坚果三径均值最大的是云新核桃;漾泡核桃具有最大的单果质量、单果仁质量和径仁率,分别为13.70 g,7.14 g,2.03;细香核桃具有最大的出仁率,为55.36%;小圆果种壳最薄,为0.85 mm。8个核桃品种之间在坚果三径均值、单果质量、单果仁质量、出仁率、径仁率、壳厚方面差异性显著,核桃内含物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蛋白质含量差异性较小;核桃坚果品质指标的坚果单果质量、单果仁质量、径仁率、壳厚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其他指标变异较小,且各个品种的不同指标变异程度不同。根据贡献率权重综合评判得出漾泡核桃的坚果品质综合F值为0.294 56,得分最高,品质优良;其次是细香核桃和云新核桃。
美国山核桃果实特征及粗纤维含量差异研究
张金丽, 李靖, 艾星梅, 王锦, 马长乐
2018, 38(5): 103-109.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17
[摘要](1431) [HTML全文] (664) [PDF 7255KB](4)
摘要:
以引种到云南禄劝的12个美国山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果实形态特征和粗纤维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响应面法对测定粗纤维含量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美国山核桃含有丰富的粗纤维,不同品种间的果实形态存在显著差异,其长度为2.50~4.80 cm,宽度为1.60~2.10 cm,质量为4.00~9.50 g。粗纤维提取工艺优化条件为:提取时间45 min,碱液浓度10%,细度过筛50目时检测粗纤维含量最高,且粗纤维含量百分比在5%~8%。
不同黄酮类物质对蚕豆根瘤菌生长的影响
王静静, 董艳, 肖靖秀, 汤利, 郑毅
2018, 38(5): 110-115.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18
[摘要](1423) [HTML全文] (684) [PDF 1217KB](4)
摘要:
通过室内培养的试验方法探讨不同黄酮类物质柚皮素、橙皮素、槲皮素与染料木素及其不同浓度(0,0.4,0.8,1.2,1.6 μg/mL)对蚕豆根瘤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柚皮素、橙皮素、槲皮素与染料木素均显著影响蚕豆根瘤菌的数量、吸光度及菌落直径大小;随着柚皮素、槲皮素浓度的增加,蚕豆根瘤菌数量、吸光度及菌落直径大小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浓度为1.2 μg/mL时促进效应最明显,而橙皮素和染料木素的作用效应则呈递增趋势(除蚕豆根瘤菌菌落直径大小随橙皮素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外)。说明黄酮类物质对蚕豆根瘤菌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合理的浓度可以有效促进蚕豆根瘤菌的生长。
安溪云中山南岭栲径级结构与种间关联性研究
吴联杯, 施晓春, 邹丽娜, 刘丹萍, 李剑飞, 郑德祥
2018, 38(5): 116-123.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19
[摘要](1464) [HTML全文] (698) [PDF 1164KB](31)
摘要:
通过对安溪云中山南岭栲生长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林分径级结构,运用χ2值检验和关联度指数对南岭栲种群种间关联性进行研究,预测了种群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南岭栲种群整体径级株数分布呈近似倒“J”型,其林下幼树幼苗的地径级分布亦呈倒“J”型,而高度级分布则呈明显的非对称性山状曲线,幼树幼苗更新呈增长型结构。种群种间关联性的χ2值检验则表明绝大多数树种种间关联性不显著,总体趋于随机性。研究区的南岭栲种群种间总体竞争不激烈,群落处于发展不稳定演替阶段,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而变化。
福州市湿地松人工林树皮厚度模型研究
严铭海, 方静仪, 李睿宇, 江希钿
2018, 38(5): 124-131.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20
[摘要](1087) [HTML全文] (588) [PDF 1828KB](5)
摘要:
以湿地松样木观测数据为基础,运用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胸高处树皮厚度、任意高度处树皮厚度、相对树皮厚度和去皮直径这4类树皮厚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选。结果表明:筛选出4个模型分别用于拟合胸高处树皮厚度、任意高度处树皮厚度、相对树皮厚度和去皮直径,模型表达式依次为BBT=0.372 + 0.049DBH、BT=0.964 - 0.676CR - 0.055RH + 0.034dob、RBT=0.095 + 0.902RD1.718和dib=0.906dob0.995。以上4个模型拟合精度高,均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且模型没有异方差或经过变量变换得到较好的修正。拟合模型所需的数据除了冠长率之外,其余数据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具有易获取性。在树皮厚度模型中加入冠长率,对于湿地松而言,拟合效果较好。
城市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中DN值分层抽样的应用
庞恩奇, 徐丽华, 张茂震, 徐慧锋
2018, 38(5): 132-138.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21
[摘要](1304) [HTML全文] (657) [PDF 8079KB](7)
摘要:
为了提高城市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的精度,以杭州市西湖区为研究区,利用标准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作为评价指标,与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分层抽样等方法进行模拟抽样比较,根据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分层抽样和DN值分层抽样3种方法分别进行样地实测和构建回归模型,通过均方根误差和相对均方根误差对生物量估算模型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DN值分层抽样相对于简单随机抽样和一般分层抽样在稳定性上分别提升了43.3%和42.3%,在精确性上分别提升了60.1%和51.2%。基于DN值分层抽样方法建立回归模型的估算精度相对于其他2种方法有了明显的提高。
基于腾讯街景的林地郁闭度提取方法研究
余付蓉, 高峻, 付晶
2018, 38(5): 139-144.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22
[摘要](1146) [HTML全文] (503) [PDF 3571KB](6)
摘要:
从腾讯街景中提取全景图像集,通过图像拼接技术将圆柱形全景图转换成方位角鱼眼图像,结合图像增强、图像二值化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提取上海市植物园林地的郁闭度,把提取结果与通过非监督分类法计算得出的郁闭度以及实地勘测的郁闭度进行比较,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腾讯街景法的绝对误差平均值(0.027)和标准差(0.031)均小于非监督分类法的,说明腾讯街景法的绝对误差离散程度小、相对稳定。腾讯街景法的R2为0.977,RMSE为0.054,为较优的估测方法。腾讯街景法的拟合线斜率为0.952,表明腾讯街景法的整体估测值偏小;而非监督分类法的拟合线斜率为1.013,则表明非监督分类法的整体估测值偏大。
基于MODIS NDVI的西双版纳植被覆盖变化趋势研究
许婧, 刘飞鹏, 王建雄, 边琳
2018, 38(5): 145-153.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23
[摘要](1251) [HTML全文] (590) [PDF 23064KB](8)
摘要:
西双版纳作为中国特有的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分析其植被覆盖变化意义重大。基于MODIS NDVI遥感数据,利用M-K检验和方差评价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2001—2015年西双版纳植被覆盖变化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月变化呈典型底部单峰式分布,年迹变化趋势呈波动上升,季节变化与植物生长期一致;空间分布受气候条件、经济价值、生态恢复等影响,东部地区植被覆盖高于西部,中、东部地区覆盖变化波动明显;研究区植被指数年迹、季节、月变化特征基本符合当地植被生长季节特点。
柚子皮的交联改性及其吸附Pb2+性能研究
杨琦, 茄丽梅, 李国伟, 谢尚宾, 姚增玉, 戚建华
2018, 38(5): 154-16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24
[摘要](1274) [HTML全文] (556) [PDF 2184KB](11)
摘要:
采用碱催化甲醛交联对柚子皮进行改性处理,优化改性工艺提高其对Pb2+的吸附性能,减少其水溶出物;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改性柚子皮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 g柚子皮优化后的改性工艺为,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0 mL,质量体为37%甲醛溶液15 mL,在80 ℃下反应4 h;改性处理使柚子皮变得更加粗糙,Na+与柚子皮中的酚羟基、羧基等酸性官能团中的质子以及K+发生交换形成钠盐,吸附过程中Pb2+与Na+、Ca2+发生离子交换。改性不仅大幅提高了柚子皮对Pb2+的吸附量,并有效降低了水溶出液的化学需氧量。
TiO2太阳光催化降解敌百虫废水的研究
张闵, 张芝专, 程承, 李惠娟, 李向红
2018, 38(5): 161-167.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25
[摘要](1285) [HTML全文] (525) [PDF 3231KB](29)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照射下催化降解敌百虫废水为模型反应,以钼蓝比色法测定敌百虫溶液矿化为无机磷的降解率,用KMnO4法测定降解过程中溶液COD的变化,以液体紫外追踪反应过程中有机磷中间产物的变化,采用红外(IR)、X-衍射(XRD)和固体紫外(UV-vis)对催化剂进行了物相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最佳焙烧温度为500 ℃、焙烧时间为2 h、催化剂的用量为4 g/L、有机磷的初始浓度为4 mg/L;在该反应条件下,反应90 min后,纯TiO2在太阳光下对敌百虫溶液的降解率为91.8%,COD降解率为76.6%;同时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 (500 ℃, 2 h)催化剂呈锐钛矿相,UV-vis光谱表明TiO2 (500 ℃, 2 h)的紫外吸收能力最强,佐证了TiO2 (500 ℃, 2 h)具有良好光催化性能。
吉林省重特大森林火灾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
关山, 刘泓禹, 高博, 韩喜越, 单延龙, 杜帅, 尹赛男
2018, 38(5): 168-172.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26
[摘要](1246) [HTML全文] (529) [PDF 1217KB](35)
摘要:
通过搜集吉林省1969—1980年间的全部森林火灾资料,建立Excel资料库;根据受害森林面积来划分重特大森林火灾,对吉林省重特大森林火灾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引起重特大森林火灾的风向主要为西风和偏西风,尤其是西南风和西北风;风速在3~5级容易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4级时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次数和面积均为最大;当温度在16~20℃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次数和面积均最大。
PEG加固处理木质遗存变色的原因探析
秦磊, 卢丹钰, 何海珊, 邱坚
2018, 38(5): 173-179.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27
[摘要](1142) [HTML全文] (588) [PDF 7091KB](3)
摘要:
采用不同的PEG加固处理方法,通过宏观、微观分析、Lab值检测等,探析不同PEG加固方法与木质遗存变色之间的相关关系,对研究木质遗存的腐朽程度和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结果表明:缓冲溶液对加固后木质遗存材色加深有抑制作用,草酸盐缓冲溶液浸泡的试样材色最接近木材本色;用草酸盐溶液处理加固木质遗存的效果优于EDTA-2Na和PVP溶液,其试样更易制作木材切片。
研究综述
林木抗虫性研究进展
李薇, 李淑娴
2018, 38(5): 180-19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28
[摘要](1812) [HTML全文] (798) [PDF 4282KB](11)
摘要:
中国人工纯林种植面积较大,虫害严重威胁着森林培育,抗虫性研究尤为重要。通过资料查阅及分析,从林木抗虫性定义、鉴定方法,抗虫的物理、化学机制,抗虫诱导的类型和信号传递、转基因抗虫等方面,系统全面阐述了林木抗虫性研究进展,对国内外林木抗虫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林木抗虫性是多种防御机制的积累及协同效应,是化学与物理防御方式相结合,外界因素如机械损伤及虫害也会引发诱导防御,这些作用相结合共同应对昆虫的侵害。
正交胶合木(CLT)防火性能的研究
吕雯蓉, 曹龙, 王思群, 王建如, 杜官本
2018, 38(5): 191-199.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29
[摘要](1431) [HTML全文] (669) [PDF 1414KB](9)
摘要:
通过资料整理,介绍了目前关于CLT防火性能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在木材炭化、胶黏剂性能、组胚类型、荷载条件等因素变化下,CLT防火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提出在火灾条件下CLT的物理力学性能变化研究需重点关注,今后可以将新材料运用于CLT结构中,并建立准确的CLT计算机力学模型,能够准确的预测出在不同条件下不同CLT的防火性能及物理性能变化情况。
单宁基泡沫材料的研究进展
徐洋, 杜官本, 李涛洪, 周晓剑
2018, 38(5): 200-204.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30
[摘要](1257) [HTML全文] (662) [PDF 1108KB](7)
摘要:
通过国内外对单宁基泡沫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备工艺和基本性能以及复合型单宁基泡沫材料的研制,而我国的单宁基泡沫材料研发起步较晚,且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目前,相关研究仍缺乏化学反应机理的指导,同时单宁基泡沫改性及单宁复合原料的使用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依托我国丰富的单宁栲胶资源,探索适合我国特色单宁栲胶泡沫材料的工艺路线,将为我国单宁基材料的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简报
干旱胁迫对大花紫薇与毛萼紫薇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马晓华, 郑坚, 张旭乐, 胡青荻, 刘洪见, 钱仁卷
2018, 38(5): 205-209.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31
[摘要](1274) [HTML全文] (581) [PDF 1248KB](3)
摘要:
为探究干旱胁迫下紫薇属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以1年生大花紫薇与毛萼紫薇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大花紫薇正常供水、干旱,毛萼紫薇正常供水、干旱4个处理,测定其生物量、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其他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大花紫薇的生物量、叶片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变化不显著,而毛萼紫薇叶片中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了21.98%,叶片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也显著降低,二者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增加。综合来看,大花紫薇与毛萼紫薇均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大花紫薇的抗旱能力优于毛萼紫薇。
栀子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
苏智良, 施彬, 董晓光, 聂艳丽
2018, 38(5): 210-216.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32
[摘要](1127) [HTML全文] (550) [PDF 1128KB](7)
摘要:
2009年通过初选、复选、决选选育出2个栀子优良单株,2014年在云南省景谷县和临翔区进行子代测定试验,连续2年定株观测其树高、地径、冠幅、开花量、结实量、适应性、物候,分析比较其主要内含物含量。结果表明:邦永3号和4号树势中等,适应性较强,丰产综合性状优良,内含物丰富,为优良无性系,通过良种认定。其中,邦永3号单株鲜果产量分别比CK增加56.3%、55.3%,其鲜花中的挥发油含量分别比CK增加41.67%、29.71%、54.99%,其果实的黄色素色价、栀子苷、皂苷分别比CK增加10.26%、75.36%、6.65%;邦永4号单株鲜果产量分别比CK增加50.0%、52.6%,鲜花中的挥发油、芳樟醇、罗勒烯分别比CK增加50.00%、27.30%、22.24%,果实中的黄色素色价、栀子苷、皂苷分别比CK增加6.89%、17.76%、4.98%。
菌包木材材积消耗估算
张忠旭, 邱坚, 李世民, 李有贵, 何海珊
2018, 38(5): 217-220. doi: 10.11929/j.issn.2095-1914.2018.05.033
[摘要](1165) [HTML全文] (513) [PDF 1078KB](3)
摘要:
在云南省西南地区,天然林硬阔叶材因制作食用菌菌包被砍伐,但因无法计算材积而不能依法追责。云南省森林公安局与西南林业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建立了估算菌包消耗的木屑材积的方法,分别从云南省西南地区3家公司抽取了4批共计52包木屑菌包样品,最终基于木材平均基本密度和木材含水率建立了材积计算方法,制作了适用于云南西南地区菌包木屑消耗的木材材积快速对照表。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ISSN 2095-1914

CN 53-1218/S

Copyright © 2009《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滇ICP备10002112号-2

地址:云南昆明市白龙寺300号西南林业大学129信箱 邮编:650233

电话:0871-63863029/63862787 E-mail: swfcbjb@vip.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 技术支持:info@rhhz.net